时间: 2025-05-11 17:00: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1 17:00:10
观法驾自凤翔回
钱起 〔唐代〕
欃枪一扫灭,阊阖九重开。
海晏鲸鲵尽,天旋日月来。
圣情苏品物,龙御辟云雷。
晓漏移仙仗,朝阳出帝台。
周惭散马出,禹让浚川回。
欲识封人愿,南山举酒杯。
全诗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皇帝的威仪与国泰民安的景象。诗的开头说,武器一扫而清,九重宫阙随之打开。大海平静,鲸鱼和鲵都安然无恙,天体运转,日月如常升起。圣明的仁德使万物复苏,龙驾驭着风云雷电。清晨的漏水钟声传来,朝阳从帝王的台上升起。周朝的马散开了,禹王的治水功业再现。想要了解这位封疆大吏的志愿,可以举起酒杯,向南山致敬。
钱起,字仲明,晚唐诗人,生于吴郡。其诗以清丽见称,常描绘自然景色与政治理想,风格细腻而富有情感。钱起在当时文人中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受到推崇。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正值国泰民安之时,诗人以此表达对皇帝治国理政的赞美,以及对国家繁荣的欣喜。
这首《观法驾自凤翔回》通过生动的意象和雄壮的气势,展现了唐代盛世的景象。诗开头以“欃枪一扫灭”引入,暗示着武力的消退与国家的安宁。紧接着的“阊阖九重开”描绘了宫门开启的景象,象征着皇帝的到来和国政的恢复。
第二联“海晏鲸鲵尽,天旋日月来”则通过描绘自然界的和谐与稳定,进一步强调国家的繁荣与安定,海洋的宁静与天体的规律象征着国家的安定与富饶。
“圣情苏品物,龙御辟云雷”中,诗人以“龙”象征皇帝,指出其德治之功使得万物复苏,彰显出皇权的伟大与仁德。
最后几句则通过对历史典故的引用,表达了诗人对治国理想的向往和对贤明领导者的赞美,尤其是大禹治水的形象,传达出一种治国理政的理想与期盼。
整首诗气势恢宏,情感真挚,既有对现实的描绘,也有对历史的回望,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期许。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赞美皇帝的仁政与国家的繁荣,表达了对良好政治理想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
诗中哪个意象象征皇帝?
A) 海
B) 龙
C) 日月
D) 南山
"晓漏移仙仗,朝阳出帝台"中,"晓漏"指的是什么?
A) 晨钟
B) 仙人
C) 太阳
D) 清晨
诗中提到的历史人物是谁?
A) 周公
B) 大禹
C) 孔子
D) 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