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10: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10:48
祈雨有感
作者: 史俊卿 〔宋代〕
亢旱田禾槁,心香祷列仙。
沛来三寸雨,感动九重天。
却扇清无暑,挥锄庆有年。
神功归大造,志喜在吟篇。
在干旱的田地里,庄稼枯萎,我心中虔诚地向神灵祈祷。
终于,三寸雨水降临,感动了高天之神。
打开扇子,清风送来无暑之意,挥动锄头,庆祝丰年的到来。
神的恩泽回归于大自然的创造,我的心情在诗篇中得以表达。
作者介绍:
史俊卿,宋代诗人,生于北宋,具体生平资料不详。他的诗歌多描写自然景色以及农耕生活,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干旱时期,农田面临歉收,诗人基于对自然的敬畏与对丰收的渴望,向神灵求雨,表现了对自然的依赖与对生活的热爱。
《祈雨有感》是一首充满真情厚意的诗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感悟和对生活的热爱。诗的开头通过描述干旱的田野和枯萎的禾苗,表达了农民在面对自然灾害时的无奈和焦虑。诗人通过“心香祷列仙”的虔诚祈求,展现了他对丰雨的渴望与对神灵的信仰。在经历了漫长的等待后,“沛来三寸雨”如同甘霖降临,诗人感动得仿佛天上的神灵都为之动容。
随后,诗人以“却扇清无暑”描绘出一幅清新宜人的景象,仿佛雨水的降临带走了炎热,给人们带来了希望与欢愉。最后两句“神功归大造,志喜在吟篇”则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法则的尊重,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表明自己对天地自然和神灵的敬畏与感激。这首诗不仅是一首祈雨的诗,更是对生命、自然与人类关系的深刻思考,蕴含着浓厚的哲理与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对自然的敬畏与依赖,以及对生活的热爱与希望,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亢旱”指的是:
A. 适度的干旱
B. 极度的干旱
C. 温暖的气候
D. 风和日丽
“心香祷列仙”中“列仙”指的是:
A. 大地
B. 神灵
C. 阴间
D. 天空
诗人对雨水的态度是:
A. 无所谓
B. 渴望
C. 抵制
D. 忽视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祈雨有感》与杜甫的《春夜喜雨》均涉及对雨水的渴望。但杜甫的诗更侧重于雨水的恩泽对自然和人类的影响,而史俊卿则更加强调个人的祈求和感动。这种差异反映了两位诗人对自然的不同感悟和表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