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奉和御製读陈书》

时间: 2025-07-12 19:03:46

诗句

猛奴多勇概,大矟事戎征。

新蔡凶围陷,鱼梁寇垒倾。

遡风轻古法,问道贵奇兵。

懋赏宜开府,番禺已尽平。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19:03:46

原文展示:

猛奴多勇概,大矟事戎征。
新蔡凶围陷,鱼梁寇垒倾。
遡风轻古法,问道贵奇兵。
懋赏宜开府,番禺已尽平。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大意是:勇敢的猛士们都很英勇,奋力征战。从新蔡到鱼梁,敌人围攻,战局危急。追随古法的风气已经减弱,询问道义却更看重奇妙的兵器与战术。对于功劳的奖励应当在朝廷中予以落实,而番禺地区的战事已经平息。

注释:

  • 猛奴:指勇猛的士兵。
  • 大矟:指大刀,象征战争的工具。
  • 新蔡:指古代地名,具体地理位置在今河南省。
  • 鱼梁:同样是古代地名,此地当时遭遇敌人攻击。
  • 懋赏:指对有功之人给予奖励。
  • 番禺:今广州,曾遭遇战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夏竦,字公度,号季圭,宋代著名诗人,曾任官职,兼任书法家,以刚正不阿和创作风格而闻名。他的诗歌常常表现出对国家和民众的关心。

创作背景:

本诗为响应皇帝的命令而作,表达了对战争的思考与对士兵的赞美,反映了宋代的战争背景和士人对于国家安危的忧虑。

诗歌鉴赏:

这首诗在语言上简练而有力,展现了诗人对国家战事的深切关注。开篇便指出猛士们的勇敢,体现了对士兵英勇精神的赞美,接着则描绘了战争的惨烈和敌人围攻的紧迫感。通过对古法与新法的对比,诗人进一步探讨了军事策略的演变,强调了对奇兵的重视。最后一联提到的懋赏和番禺平定则带有一种期待与希望,展现了诗人对于国家安定的美好愿景。

整首诗通过严谨的结构和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的节奏感,情感层面上,也透露出一种对国家未来的关心与期盼,具有很强的历史感和现实意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猛奴多勇概:勇敢的士兵们展现出英勇的气概。
  2. 大矟事戎征:大刀在征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3. 新蔡凶围陷:新蔡遭到敌人的围攻,局势危急。
  4. 鱼梁寇垒倾:鱼梁的防守也已被敌人攻陷。
  5. 遡风轻古法:追溯历史,古代的法则被轻视。
  6. 问道贵奇兵:询问道义时,更看重奇特的兵器。
  7. 懋赏宜开府:应当在朝廷上重视对有功之人的奖励。
  8. 番禺已尽平:番禺的战事已然平息。

修辞手法:

  • 对仗:整首诗句子对称,增强了韵律美感。
  • 比喻:使用“猛奴”比喻勇敢的士兵,形象生动。
  • 排比:通过多句并列,展现战事的复杂与紧迫。

主题思想:

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国家安危的忧虑与对士兵勇敢精神的赞美,同时也探讨了军事策略和对功劳的重视,表达了希望国家安定的愿望。

意象分析:

  • 猛奴:象征士兵的勇敢与忠诚。
  • 大矟:象征战争与力量。
  • 新蔡与鱼梁:代表战场与战局的危急。
  • 奇兵:象征创新与变化的军事策略。
  • 懋赏:象征对功劳的认可与重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猛奴”指的是?

    • A. 勇敢的士兵
    • B. 敌人
    • C. 文人
  2. “番禺已尽平”说明了什么?

    • A. 战争的结束
    • B. 战争的开始
    • C. 战争的持续
  3. 诗歌的主要主题是什么?

    • A. 个人的情感
    • B. 国家安危与士兵的勇气
    • C. 自然景色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同样反映了战乱中的忧国情怀。
  • 王安石的《梅花》:表达了对理想和未来的期盼。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侠客行》相比,夏竦的《奉和御製读陈书》更侧重于对士兵与战局的描写,而李白则突出个人英雄主义和豪情壮志。两者在情感表达和风格上各具特色,但同样体现了对国家和理想的追求。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读蜀志 送右史之京 其二 杂兴得七绝句 其三 清平乐 七夕口占 浣溪沙 其三 小游仙 为陈封翁八十寿 龙马乐歌九首 其六 樟树舟中 偈颂一百零一首 西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勿谓言之不预也 用字旁的字 翘关 削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面墙而立 足不出户 召树屯 小字头的字 吴笺 设计铺谋 酉字旁的字 彐字旁的字 曲尽人情 貝字旁的字 悬悬在念 官事官办 包含悰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