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41: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41:52
栖霞境界何清壮,岳立五峰如列障。
三徵不复见高人,千刻尚能瞻宝相。
摩空老木韵秋声,云屋天岩满意行。
夜阑风定月将午,门外呦呦闻鹿鸣。
栖霞的环境是多么清幽壮丽,五座高峰像屏障一样矗立。三徵(指三位高人)再也见不到,千年古刹仍然能让人瞻仰其宝贵的风采。古老的树木仿佛在空中吟唱秋天的声音,云雾缭绕的房屋和天边的岩石使人心满意足。夜深风静,月光正好,门外隐约传来悠扬的鹿鸣声。
赵伯晟,字宗明,号紫阳,宋代著名诗人,出生于苏州,后迁居南京。他的诗风以清新自然著称,善于描绘山水景物,常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栖霞寺》创作于赵伯晟游览栖霞山时,受到自然景色的启发而作。栖霞山作为一个风景名胜,对文人墨客有着深远的影响,许多诗人曾在此留下佳作。
《栖霞寺》以其清新的意境和优美的描绘展示了赵伯晟对自然的热爱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首先描绘了栖霞山的壮丽景色,五峰高耸如屏障,给人一种巍峨的感觉,营造出一种气势磅礴的自然环境。接着,诗人表达了对高人(即隐士)的思念,强调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想。千年古寺的存在让人感受到文化的积淀,历史的厚重。
后半部分中,诗人通过描写秋天的声音与宁静的夜晚,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古老的树木发出的韵味与夜晚的风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自然的和谐之美。最后,鹿鸣声更是增添了生动的气息,展现出人与自然的亲密联系。
整首诗以清丽的文字,勾勒出栖霞山的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与热爱,体现了宋代文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自然的追求。
诗歌通过描绘栖霞山的自然美景,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追求。
《栖霞寺》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三徵”指的是:
诗中的“夜阑风定月将午”描述的是哪个时段的景象?
答案:
对比《栖霞寺》和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描绘了自然的美,但王维更强调人与自然的融洽和内心的宁静,而赵伯晟则强调自然的壮丽与历史的厚重,体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