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3:43: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3:43:40
朝鉥胃,暮镌脾。人各有分苦不知,惭凫企鹤徒尔为。君不见,鹰日击,无全翮牛日犁,无全蹄。
早晨用刀割去食欲,晚上用刀刻去脾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苦难,却不知道,惭愧于那只想像鹤般飞翔的鸭子。你难道没有看到,鹰在空中捕猎,结果全身的羽毛都被打掉;牛在田间耕作,脚也都被磨得没有完整的蹄子。
汪沆,清代诗人,以其清新俊逸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常常涉及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表现出对个体命运的关注。
该诗作于清代,是诗人对读书人查生的寄语,旨在提醒他要意识到自身的责任与社会的现实。诗中通过对劳动与牺牲的描绘,表达了对人生苦涩的感悟。
这首诗通过对比不同的生存状态,深刻揭示了人们在生活中所承受的苦痛与无奈。开头的“朝鉥胃,暮镌脾”生动地描绘了人们为生计而忍受的痛苦,表达了生活的艰辛和人们的无奈。接着,诗人引入凫与鹤的意象,表现出一种自卑和对理想的追求。凫虽渴望飞翔,却因自身条件的限制而感到惭愧,这种心理反映了许多人在追求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挣扎。
后半部分通过鹰与牛的对比,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鹰高傲而自由,但在捕猎的过程中却失去了完整的羽毛,象征着追求自由的代价;而牛则是为生计而辛苦耕作,却同样遭受损失。这种对比不仅展示了不同生存方式的艰辛,也引发读者对人生选择的深思。
整首诗在语音上有节奏感,情感上既有对现实的无奈,也有对理想的追求,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人性弱点的敏锐洞察。
全诗探讨了生活的艰辛与理想的追求,通过对比不同生存状态,反映了人们在生活中面临的选择与牺牲,旨在引发对个体命运的深思。
诗中的“朝鉥胃,暮镌脾”主要表达了什么?
A. 生活的快乐
B. 生活的艰辛
C. 理想的追求
D. 自由的选择
“惭凫企鹤”中的凫和鹤分别象征什么?
A. 劳动与自由
B. 自卑与理想
C. 生存与死亡
D. 财富与贫穷
诗中提到的鹰与牛,主要反映了什么主题?
A. 个人奋斗与社会责任
B. 自由与束缚
C. 劳动的价值与代价
D. 生活的美好与艰辛
可以比较汪沆的《读书示查生善长 其三》与李白的《夜泊牛津》。两首诗都涉及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但风格和情感基调有明显差异。汪沆的诗更为沉重与反思,而李白的诗则更具浪漫与孤独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