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8:32: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8:32:18
游飞来寺
作者: 涂瑾 〔明代〕
仙境何来紫翠间,
暂维一叶扣禅关。
岩扉薄雾浮金塔,
涧道啼猿带玉环。
风度晚钟僧出定,
松翻晓雾鹤飞还。
凭高直造群峰顶,
欲摘星辰手可攀。
这首诗描绘了飞来寺的美丽景色与宁静氛围,诗人感叹这处仙境何以在紫色和翠绿之间存在。他暂时停留在一叶小舟上,敲响了禅宗的门扉。薄雾环绕着金色的塔楼,山涧的道路上,猿猴啼叫着,似乎带着玉环。晚钟声响起,僧人从禅定中走出,松树在晨雾中翻动,白鹤飞回天际。诗人凭高而立,直指群峰的顶端,仿佛想用手去摘取星辰。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涂瑾是明代的一位诗人,生活在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受到文人雅士的熏陶,作品多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常融入道教、佛教的思想。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诗人游览飞来寺时,受其山水之美和禅意的启发,表达了他对自然与内心宁静的追求。
《游飞来寺》描绘了一个如梦似幻的仙境,诗人在自然美景的环绕中,感受到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与和谐。整首诗采用了细腻的描写与生动的意象,使得读者仿佛身临其境。尤其是“岩扉薄雾浮金塔”一句,将寺庙的神秘感与自然的柔和完美结合,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诗中的猿啼声、晚钟声与晨雾的描绘,增强了自然与人文的交融,展现了禅宗的哲学思想。
最后一句“欲摘星辰手可攀”更是将人对自然的向往与渴求表露无遗,表现了人对宇宙星空的探索精神与哲学思考。整体而言,诗人在自然中找到了内心的平静与满足,传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生命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飞来寺的自然景色和禅宗氛围,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对内心宁静的向往,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飞来寺”位于哪个省?
诗人通过什么方式“扣禅关”?
诗中“欲摘星辰手可攀”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通过以上内容,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游飞来寺》这首诗的意境与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