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6:14: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6:14:42
瑟瑟复潺潺,朝宗去不还。
和云归汉浦,喷雪下商山。
影浸仙娥面,波涵织女鬟。
饮猿清满掬,渡鹿冷侵斑。
北润深通洛,东犇嶮叩关。
灌园萦似带,漕磑曲如环。
夜枕惊幽梦,秋汀照病颜。
玉膏分地脉,银汉落人寰。
漱石藏青鲤,崩沙聚白鹇。
村桥微雨後,岸树夕阳间。
翠涨新萍绿,红浮败叶殷。
贰车时濯足,来伴钓翁闲。
诗中描写了丹水的潺潺流水,早晨的朝阳照耀着他的去路。柔和的云彩回归汉江的港口,雪花似的水珠从商山飞溅而下。水的倒影浸润了神仙的面庞,波光荡漾中映射出织女的发髻。猿猴在清澈的水中饮水,鹿儿在冰冷的水面上渡过。北边的水润泽了洛水,东边的水奔流着撞击险峻的关口。灌溉的水绕着园子如同带子,漕船的水流弯曲如环。夜里枕着水声惊醒,秋天的沙洲照着病态的面容。玉液流淌出地脉,银河倾落在尘世之间。石头里藏着青色的鲤鱼,沙岸上聚集着白色的鹤。村桥在细雨过后,岸边的树木在夕阳的映照下。水面上,翠绿的新萍不断滋长,红色的落叶漂浮在水面上。两辆车在河边洗脚,正好陪伴着在此悠闲垂钓的渔翁。
王禹偁(约949年-1016年),字宗道,号石屋,宋代诗人,曾任官职,深受文人推崇,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而著称。他的诗歌常以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人情为主,作品中融入了对生活的感悟与哲理。
《丹水》创作于王禹偁的仕途生活中,诗中表现了他对自然和水的深刻感悟,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安定与繁荣,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丹水》是一首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诗作,诗人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丹水的美丽景色,展现了大自然的变化与和谐。诗的开头“瑟瑟复潺潺”便营造出一种轻柔而又流动的声音,带给读者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随后,诗人通过对朝阳、云彩、雪花、影像等意象的描绘,展现了水的多样性与丰富的内涵。
在诗中,影子与水波的结合,仙娥与织女的相映,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饮猿与渡鹿的描写,则让人感受到生命的律动与自然的亲密。后半部分诗句中,诗人通过对地域的描写,表现出水的广泛影响,不仅滋养了土地,也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展现出一种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关系。
整首诗在平淡中透出深邃,轻柔中蕴含力量,既是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是对人生态度的思考。王禹偁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及深刻的哲理思考,让这首诗成为宋代诗词中的经典之作。
《丹水》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以及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热爱。诗中流淌的水不仅是自然的象征,更是生命与梦想的象征,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与哲理。
《丹水》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织女”象征什么?
诗中描写的“瑟瑟复潺潺”指的是?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色,但更多表现的是诗人在山居生活中的孤独与思考,而王禹偁在《丹水》中则展现出一种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表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