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1:14: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1:14:03
送舍弟赴举因寄两制诸太僚
王禹偁 〔宋代〕
堂上尊亲鹤发垂,十年禄仕不相离。
何期膝下承颜日,却是山中谪宦时。
未有重茵如子路,空披彩服学婴儿。
全家送尔随乡荐,试向朝端献此诗。
送别弟弟前往参加科举,顺便寄给两位宰相和其他官员。
在堂上,尊敬的父亲头发如鹤般苍白,十年来仕途与家人不曾分离。
谁料到在膝下承欢的日子,却是被贬谪在山中的时光。
没有像子路那样的重茵,空披华丽的官服,像个婴儿一样。
全家人送你前往乡里推荐,试着在朝廷上献上这首诗。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王禹偁,字叔齐,号元白,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作品多描写山水人情,情感细腻。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王禹偁送别弟弟参加科举考试之际,表达对弟弟的鼓励和对家人团聚时光的珍惜,同时也流露出对仕途不易的感慨。
这首诗通过对父亲形象的描写,传达了家庭的温情与对弟弟的祝福。开篇以“堂上尊亲鹤发垂”展现了父亲的苍老与无奈,反映了时间的流逝与家庭的牵绊。诗中提到“十年禄仕不相离”,不仅强调了家庭的支持和陪伴,也暗示了对仕途的渴望与奋斗。
“何期膝下承颜日,却是山中谪宦时”,这句表现出诗人的失落与无奈,虽然曾有美好时光,但现实却是被贬谪的孤独。紧接着的“未有重茵如子路”,则是对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对高贵地位的渴望。
结尾处,全家人齐心送别弟弟,寄予了期望,期待他在朝廷上能有所作为。这种家族的情感与对未来的希望交织在一起,使整首诗情感真挚而深刻。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体现了对家庭的眷恋与对未来的希望,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仕途的无奈与对理想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尊亲”指的是谁?
“何期膝下承颜日”中“承颜”意为?
诗中提到的“子路”是指?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禹偁的《送舍弟赴举》与杜甫的《春望》均表现出对家庭与故国的眷恋,但王禹偁更侧重于个人奋斗与家庭支持,而杜甫则更多地反映了国家动荡与个人无奈。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