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3 00:11: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3 00:11:50
道傍木犀
——严粲 〔宋代〕
路人攀折半成荒,
何似山中自在芳。
可耐西风相料理,
为谁消得许清香。
路上的行人将木犀花采折得快要枯萎,
哪比得山中那自由自在的芳香。
西风吹来,木犀花也能忍受,
为了谁在这里消散了这么多清香?
木犀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清香和美好,常用来比喻人或事物的高尚和美丽。诗中的“西风”则常常与秋天和衰败联系在一起,暗示着生命的无常和美的易逝。
作者介绍:严粲,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著称。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多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在宋代,城市发展迅速,人与自然的关系逐渐疏离。严粲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向往,以及对人们攀折花木的不满,反映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道傍木犀》通过描绘路边木犀花的遭遇,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向往和对人类破坏行为的反思。诗的开头,“路人攀折半成荒”,直指行人的无情采摘,令人惋惜,这种行为不仅使木犀花的生命遭受重创,也让那些原本生机勃勃的花朵失去了应有的芳香。接着诗人将木犀与山中自在的芳香作对比,表明自然界的生存状态要比被人类破坏的环境要来得美好。最后一句“为谁消得许清香”,则是对美好事物被消耗的质问,暗含对人类自私行为的指责。
整首诗结构紧凑,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的挚爱,也有对人类行为的深刻反思。诗人用简单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微妙关系,表达了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具有强烈的哲理意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人类破坏行为的反思,以及对生命脆弱与美好瞬间的珍惜。
诗词测试:
诗中“攀折”的意思是?
A. 采摘
B. 观察
C. 种植
“西风”在诗中象征什么?
A. 春天的希望
B. 秋天的凋零
C. 夏天的热情
诗人对路人行为的态度是?
A. 赞赏
B. 指责
C. 无所谓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