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兴隆寺斋居》

时间: 2025-07-12 22:23:01

诗句

斋日斋居僧舍深,昼帘花竹细阴阴。

诸天树色浮佳气,下界莺啼入梵音。

京国风烟虚在眼,边城戎马实惊心。

他乡自喜逢春色,不道愁多更苦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22:23:01

原文展示:

兴隆寺斋居
作者: 孟洋 〔明代〕

斋日斋居僧舍深,
昼帘花竹细阴阴。
诸天树色浮佳气,
下界莺啼入梵音。
京国风烟虚在眼,
边城戎马实惊心。
他乡自喜逢春色,
不道愁多更苦吟。

白话文翻译:

在斋戒的日子里,我居住在僧舍深处,
白天窗帘后花竹的影子细细绵绵。
天空的树色散发出美好的气息,
地面的黄莺鸣叫传入了佛音。
京城的烟火在眼前虚幻不实,
边疆的战争实在令我心惊。
在他乡我自喜遇到春色,
却不知道愁苦更多只能吟唱。

注释:

  • 斋日: 指佛教徒进行斋戒的日子。
  • 僧舍: 僧侣居住的地方。
  • 昼帘: 白天用来遮挡阳光的帘子。
  • 佳气: 美好的气息。
  • 梵音: 佛教的音乐或诵经声。
  • 京国: 指京城,通常指当时的南京或北京。
  • 戎马: 指军队和战争。
  • 他乡: 指异乡,远离故乡之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孟洋,明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主要以诗词见长,其作品常表现出对佛教的关注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其诗风清新淡雅,富有禅意。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斋戒期间,表达了作者在僧舍中静心修行的状态,以及对外界动荡不安的感受。诗中流露出他对和平宁静的向往与对现实苦难的反思。

诗歌鉴赏:

《兴隆寺斋居》是一首富有禅意的诗,描绘了作者在斋戒期间的内心世界和周遭环境。开头两句“斋日斋居僧舍深,昼帘花竹细阴阴”,通过细腻的描写让人感受到僧舍的静谧与安宁,仿佛时间在此刻凝固,心灵得以放松。接着“诸天树色浮佳气,下界莺啼入梵音”,将自然景色与佛教的氛围结合,展现出一幅和谐美好的画面。

然而,随着诗句的深入,作者的心境逐渐复杂,“京国风烟虚在眼,边城戎马实惊心”,从静谧的僧舍转向外界的动荡,作者感受到京城的繁华与虚幻,以及边疆战争的真实与残酷。这种强烈的对比,突显了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最后两句“他乡自喜逢春色,不道愁多更苦吟”,表达了作者在他乡欣赏春色的喜悦,却又因心中的忧愁而感到苦闷。整首诗通过精致的意象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外界动荡的敏感与内心宁静的追求,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斋日斋居僧舍深: 斋戒的日子里,我住在僧舍深处,表现出一种清静的修行生活。
  2. 昼帘花竹细阴阴: 白天,窗帘遮挡着阳光,花竹投下细腻的阴影,描绘出僧舍内的宁静氛围。
  3. 诸天树色浮佳气: 空中的树色散发出美好而清新的气息,映衬出自然的和谐美好。
  4. 下界莺啼入梵音: 地面的黄莺鸣叫融合了佛教的梵音,营造出一种超然的意境。
  5. 京国风烟虚在眼: 眼前的京城繁华与烟火显得虚幻不实,反映出对繁华生活的思考。
  6. 边城戎马实惊心: 边疆的战争真实而令人心惊,表达了对社会动荡的担忧。
  7. 他乡自喜逢春色: 在异乡欣喜于春天的到来,表现出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8. 不道愁多更苦吟: 然而内心的愁苦让人无法自拔,反映出对现实的无奈与苦涩。

修辞手法:

  • 对仗: 全诗的对仗工整,如“斋日斋居”和“京国风烟”。
  • 比喻: 如“诸天树色浮佳气”,通过色彩与气息的结合,传达出和谐美好的感受。
  • 意象: 诗中“莺啼”“梵音”形成的意象,展示了自然与佛教的和谐。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在面对外界动荡与内心宁静之间的挣扎,反映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苦闷的深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僧舍: 象征着宁静与修行的地方。
  • 春色: 代表生命与希望。
  • 莺啼: 象征自然的美好与生机。
  • 戎马: 代表战争与动荡。

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还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与人生感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斋日斋居”中的“斋”指的是:
    A. 餐饮
    B. 斋戒
    C. 旅行
    D. 休息

  2. 诗中提到的“京国”指的是:
    A. 边疆
    B. 乡村
    C. 京城
    D. 海边

  3. 本诗的主要情感基调是:
    A. 幸福快乐
    B. 忧愁苦闷
    C. 愤怒不平
    D. 满足安宁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日偶成》 - 宋·朱熹
  • 《静夜思》 - 唐·李白

诗词对比:

与孟洋的《兴隆寺斋居》相比,李白的《静夜思》同样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内心的寂寞,但李白的诗歌更加直接而奔放,而孟洋则通过细腻的描写与对比,展现出一种内心的矛盾与深刻的思考,体现出禅宗的思想。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诗词鉴赏》
  • 《诗词的美与哲理》

相关查询

哭华姜一百首 其九十八 和见素林公云庄杂咏八首 其三 孝思亭 黄太史卜居仙湖里冯君奇索赠 杂咏三十五首 其九 和王推官正月十三日游戒珠寺竹轩诗二首 其二 四威仪 其二 寿婺源补斋潘先生 王官谷十咏 其三 休休亭 病起见菊 鞍子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镸字旁的字 星燧贸迁 垂首丧气 短句 西字头的字 空大老脬 塞雁 牛字旁的字 翻供 双人旁的字 包含要的成语 匹马只轮 丐者 审己 包含貂的词语有哪些 一字旁的字 圣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空话连篇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