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黄太史卜居仙湖里冯君奇索赠》

时间: 2025-05-12 10:48:21

诗句

凤山山下昔枌榆,江抱如龙宅一区。

韦杜城南今托始,谢王江左远相符。

堂垂燕翼昌诗礼,阙拜龙章杂紫朱。

可奈直庐天尺五,每悬卜筑在仙湖。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2 10:48:21

原文展示:

凤山山下昔枌榆,江抱如龙宅一区。
韦杜城南今托始,谢王江左远相符。
堂垂燕翼昌诗礼,阙拜龙章杂紫朱。
可奈直庐天尺五,每悬卜筑在仙湖。

白话文翻译:

在凤山脚下,曾经有枌榆树,江水环绕如龙,把这里安置得极为美好。
韦杜城南如今刚刚开始建立,谢王在江东的地位依然遥远。
大堂上悬挂着燕子的翅膀,彰显着诗书礼仪的昌盛,宫阙前拜见的龙章则交织着紫色和朱色。
可惜那直庐高有五尺,每次在仙湖上悬挂的卜筑,似乎总是如此。

注释:

  • 凤山:指凤山,山名,象征美好的地方。
  • 枌榆:一种树木,代表自然环境。
  • 江抱如龙:形容江水蜿蜒如龙,表现出江的壮丽。
  • 韦杜城:地名,可能是指某个历史上著名的城镇。
  • 谢王:指谢家的王室,指代江东一带的权贵。
  • 燕翼:形容大堂上装饰的东西,象征着高雅和文采。
  • 龙章:指文书或皇帝的符号,象征权威和荣耀。
  • 卜筑:可能是指卜卦和建筑的结合,象征吉祥与安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卢龙云,明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常描写自然和人文景观。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卢龙云游历仙湖时创作的,表达了他对美好自然的向往和对历史文化的沉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其优美的意象和深刻的历史感引人入胜。诗中描绘了凤山脚下的自然美景,江水如龙,展现了自然的壮丽。同时,通过对韦杜城和谢王的提及,诗人将自然景观与历史文化相结合,表现出对过去的追忆与对当下的思考。诗歌的意境深远,仿佛在诉说着历史的变迁与人事的无常。

诗人的情感在字里行间流露,特别是在提到“可奈直庐天尺五”时,似乎对理想生活的渴望与现实的差距感到无奈。而“卜筑在仙湖”则更是表现出一种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矛盾,诗人希望在美丽的仙湖中找到栖息之地,却也意识到这只是空想。整首诗在清新自然的描绘中,夹杂着对人事的感慨,构成了一幅人与自然、历史交融的画卷。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凤山山下昔枌榆”:描绘凤山下曾经生长的枌榆树,表现出自然的宁静。
  2. “江抱如龙宅一区”:江水环绕,形象地描绘出江的壮观。
  3. “韦杜城南今托始”:提到韦杜城,暗示着新发展的历史。
  4. “谢王江左远相符”:提及谢王,表现出历史的延续与距离感。
  5. “堂垂燕翼昌诗礼”:用燕翼象征着诗书礼仪的繁荣。
  6. “阙拜龙章杂紫朱”:形容宫阙前的龙章,象征权力与荣耀。
  7. “可奈直庐天尺五”:对理想生活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
  8. “每悬卜筑在仙湖”:对理想居所的追求,表现出诗人的梦幻。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江水比作龙,形象生动。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增加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然与历史的结合,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心中的理想与无奈。

意象分析:

  • 凤山:象征美好与宁静的自然。
  • 江水:象征历史的流动与变迁。
  • 燕翼:象征诗书礼仪的繁荣。
  • 龙章:象征权威与荣耀。
  • 仙湖:象征理想的栖息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凤山”象征什么? A. 权力
    B. 美好与宁静
    C. 财富

  2. “江抱如龙”中的“龙”主要用来比喻什么? A. 自然的壮丽
    B. 人物的权威
    C. 诗人的理想

答案

  1. B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 王维的《鹿柴》同样描绘了自然美景,但更侧重于宁静的心境,而卢龙云的诗则结合了历史与自然,情感更为复杂。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荷叶杯 记得 荷叶杯 儿童戏采荷叶作茶瓯,颇有逸致 荷叶杯 其七 荷叶杯 其六 荷叶杯 其五 荷叶杯 其四 荷叶杯 其三 荷叶杯 其二 荷叶杯 其一 拟顾夐 荷叶杯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音字旁的字 阜字旁的字 目光如豆 解衣盘礴 走之旁的字 包含襄的词语有哪些 颐神养寿 缠带 磨厉以须 轻鸡爱鹜 豆字旁的字 陈结尾的成语 尸字头的字 包含谐的成语 得意忘言 包含尘的词语有哪些 礼酒 饮水曲肱 投井下石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