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閒居 其九》

时间: 2025-04-26 18:35:12

诗句

不敢憎时好,幽心竟似逃。

世将人斗靡,天以我孤高。

苍狗无因变,矜鱼岂故劳。

何如聊偃息,清啸和松涛。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35:12

原文展示:

不敢憎时好,幽心竟似逃。
世将人斗靡,天以我孤高。
苍狗无因变,矜鱼岂故劳。
何如聊偃息,清啸和松涛。

白话文翻译:

我不敢憎恨这美好的时光,内心却似乎在逃避。
世间的人们都在争斗,而我却在天际独自高远。
苍天的狗(指世事无常)为何要改变呢?
我何不在此稍作休息,清声吟唱,与松涛共鸣呢?

注释:

  • 不敢憎时好:不敢憎恨这美好的时光。
  • 幽心竟似逃:内心却似乎在逃避(逃避世俗)。
  • 世将人斗靡:世间的人们都在争斗、竞争。
  • 天以我孤高:上天让我保持孤高不群的状态。
  • 苍狗无因变:苍天的狗(比喻世事无常)没有理由改变。
  • 矜鱼岂故劳:可怜的鱼(指无谓的挣扎)何必劳累。
  • 何如聊偃息:何不暂时休息一下。
  • 清啸和松涛:清声吟唱,与松涛的声音融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梁以壮,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以其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抒发个人情感而闻名。梁以壮的作品常常体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世纷扰的淡泊。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是在作者闲居时写的,反映了他对世俗纷争的厌倦与内心的宁静追求。诗中的情感表现出一种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世事无常的哲思。

诗歌鉴赏:

《闲居其九》是一首表现隐逸生活的诗,诗人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纷繁世事的厌倦与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开篇的“不敢憎时好”即表明了他对美好生活的珍惜,然而心底的“幽心竟似逃”则显示出他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他意识到尽管外界的时光美好,自己却在精神上感到孤独与逃避。

接下来的“世将人斗靡,天以我孤高”,诗人感叹世人为了利益争斗不已,而自己却选择了孤高自守,体现了对世俗生活的淡泊与超然。此后一句“苍狗无因变”则引入了对生命无常的思考,苍狗常常被用来象征世事的变幻无常,诗人通过这一意象表达了对人生起伏的感慨。

最后的“何如聊偃息,清啸和松涛”则展现了诗人心中向往的理想境界,他希望能够在自然中找到宁静,清声吟唱,与大自然的松涛相和鸣。这种宁静与和谐的追求,正是诗人内心深处的渴望,也向读者传达了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理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不敢憎时好: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珍惜。
  2. 幽心竟似逃:揭示了内心的逃避与矛盾。
  3. 世将人斗靡:反映了外界纷争的残酷。
  4. 天以我孤高:显示了诗人选择孤高自守的态度。
  5. 苍狗无因变:感叹世事的无常。
  6. 矜鱼岂故劳:无谓的挣扎是多么可怜。
  7. 何如聊偃息:提出现实中希望找到宁静。
  8. 清啸和松涛:展现与自然和谐的理想境界。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苍狗”比喻世事的无常。
  • 对仗:如“人斗靡”和“我孤高”形成对比。
  • 拟人:如“松涛”似乎能回应诗人的清啸。

主题思想: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世俗纷争的反思与对内心宁静的追求,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苍狗:象征世事无常,暗喻人生的变幻。
  • 清啸:象征诗人的自由与内心的宁静。
  • 松涛:象征自然的和谐与伟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幽心竟似逃”表达了诗人的什么心理状态?
    A. 安宁
    B. 逃避
    C. 欢喜

  2. “苍狗无因变”中的“苍狗”比喻什么?
    A. 动物
    B. 世事无常
    C. 人生目标

  3. 诗人希望与什么声音和谐共鸣?
    A. 人声
    B. 松涛
    C. 风声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桃花源记》:同样体现隐逸生活的理想。
  • 王维《山居秋暝》: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宁静的生活。

诗词对比: 比较《闲居其九》与陶渊明的《饮酒》中的隐逸思想,两者均表现了对世俗的厌倦,追求自由宁静的生活,但梁以壮的诗更显现代感,情感更为细腻。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诗经与古诗词解析》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除夜宿黄沙馆书怀 郴州道 车湖 岑公岩 蚕妇 博望侯墓 白云楼 蚕妇 鹧鸪天·别情 水调歌头·今日非昨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龠字旁的字 成帮结队 权人 六条 谠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天清 包含琢的成语 握沐吐餐 蟾吻 巧夺天工 乡乡而饱 示字旁的字 馬字旁的字 鹿字旁的字 铁面无私 豕字旁的字 行色匆匆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