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0:00: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0:00:00
蝶恋花
作者: 袁克文 〔清代〕
把酒征歌拌醉倒。
便许相思,莫被相思恼。
每到寻欢欢更少,
何如自遣归车早。
纵是风花无限好,
已近黄昏,零落天涯道。
回首江南人渐老,
心情我亦同秋草。
将酒杯举起,唱着歌醉倒在地。
便许下相思之愿,莫让相思困扰。
每次寻欢作乐的机会愈发稀少,
不如早早自我遣返回家。
纵然风花雪月无限美好,
如今已是黄昏,零落在天涯的道路上。
回首江南,渐渐变老的人们,
我内心的情绪也如同秋天的草一样萧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江南”是中国历史文化的象征,代表着美丽的风景和繁华的生活,但随着岁月流逝,快乐和青春也渐渐消逝。
作者介绍
袁克文是清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作多描绘生活情感,风格细腻,富有音乐感。他的诗常反映出对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交织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的联系,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人事无常的感慨。
《蝶恋花》这首词通过对饮酒作乐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过去欢乐时光的怀念。开头几句,诗人把酒唱歌,醉倒在地,体现了一种洒脱与放纵的态度。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逐渐意识到这种欢乐是短暂的,每次寻欢的机会越来越少,反而让他感到更多的失落和孤独。诗人在黄昏时分回首往昔,看到江南人渐渐变老,自己的心情也如同秋草般凋零,令人感到一种深深的惆怅和无奈。
此诗通过对比欢愉与孤独的情感,展现了人生的无常与时间的流逝。诗中“纵是风花无限好”一句,虽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但随即转入“已近黄昏”的现实,揭示了即使美好,也难掩时间的无情。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悠远,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人事的感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词中运用了比喻、对仗等修辞手法。比如“心情我亦同秋草”用秋草比喻心情的凋零,展现了诗人的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美好往昔的怀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无奈,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黄昏”象征什么?
A. 青春
B. 衰老与离别
C. 欢乐时光
诗人对“寻欢”的态度是?
A. 期待
B. 无奈
C. 享受
“心情我亦同秋草”中,秋草的象征意义是?
A. 生机
B. 凋零与无奈
C. 美好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袁克文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在主题上均反映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而袁克文更侧重于对个体情感的思考,李清照则更多展现了对历史与爱情的双重感慨。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袁克文的词更为沉郁,李清照则显得柔婉深情。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