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0:31: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0:31:36
蝶恋花 其八
作者: 王夫之〔明代〕
打鼓津头知野戍。万里归舟,认得云中树。
日落长沙春已暮。寒烟猎火中原路。
何处停桡深夜语。江黑云昏,莫向天涯去。
旧是杜陵飘泊处。登山临水伤心句。
在打鼓津边,知道了敌人的哨所。
万里归来的船,认得那云中的树。
日落时分,长沙的春天已近尾声。
寒烟弥漫,猎火映照中原的道路。
深夜里,船停在哪里才能谈话?
江面黑云沉沉,别向天涯去。
这里曾是杜陵我漂泊的地方。
登上山,临水而望,写下伤心的句子。
王夫之(1619-1692),字而农,号湘云,明末清初的诗人和哲学家。他在文学、哲学上都有重要成就,尤其对理学有深刻研究。他的诗歌风格多样,常体现出对家国的忧虑和个人的孤独感。
《蝶恋花 其八》创作于明末清初的动荡时期,王夫之在此时期目睹了国家的沦陷与人民的苦难,诗中流露出对故国的思念和对时局的无奈。
《蝶恋花 其八》是一首充满家国情怀和个人情感的词作。开头两句通过描绘打鼓津头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对战乱中家国安危的关心。万里归舟和云中树的意象,传达出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和渴望归去的心情。随着日落春暮的描写,诗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令人感到惆怅。
“寒烟猎火中原路”更是将诗人置于一个战乱的氛围中,营造出一种紧迫感。深夜的停桡和对话的渴望,暗示了诗人对交流与倾诉的需求。最后提到的杜陵,更是借用历史名人来表达自己的漂泊和失落,形成了强烈的感伤情绪。
整首词以细腻的笔触和浓厚的情感,描绘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对时局的忧虑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了王夫之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表达了对故国的思念、对时局的忧虑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反映了王夫之作为一位文人对社会的深刻关注与思考。
打鼓津头知野戍,指的是:
A. 诗人对家乡的怀念
B. 知道边防的安全
C. 描述战争的场景
答案:B
“寒烟猎火”用来形容:
A. 春天的美丽
B. 战争的残酷
C. 诗人的孤独
答案:B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的:
A. 对战争的赞美
B. 对故乡的思念与忧虑
C. 对生活的满足
答案:B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王夫之的《蝶恋花 其八》更注重对家国的忧虑与历史的反思,而李白的作品则更突出个人情感的抒发。这两首诗在情感基调、意象运用上各有千秋,体现了不同诗人对生活的不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