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5:37: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37:41
南浦风光阔,东林霁景饶。
滩声喧昨夜,峰影静今朝。
行艓寻烟语,停杯待月邀。
清游不隔日,玉树好风标。
这首诗描绘了南浦的宽阔风光和东林的清晰景致。昨夜的滩声喧闹不已,而今晨的峰影却静谧无声。我乘船寻觅那烟雾缭绕的对话,停下酒杯等待邀月的光辉。清晨的游玩不再隔日,玉树在好风中指引着方向。
杨慎(1488年-1559年),字德修,号升庵,明代诗人、文学家。他是明代著名的文人,擅长诗词、散文和书法,曾任官职但因直言不讳而屡遭贬谪。杨慎的诗风清新脱俗,题材广泛,以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为主。
《次夜》创作于杨慎游玩南浦时,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清晨宁静时光的珍惜。诗中展现的景象与个人感受交融,体现了明代文人对山水的深厚情感。
《次夜》是一首描绘自然风光的诗,展现了作者对南浦美景的深刻感受。开篇用“南浦风光阔,东林霁景饶”两句,描绘出辽阔与丰盈的意象,给人一种开阔的视觉体验。接着通过“滩声喧昨夜,峰影静今朝”,对比昨夜的喧闹与今晨的静谧,揭示了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变迁,渗透出一种淡淡的孤独感。
“行艓寻烟语,停杯待月邀”则表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诗人乘船在烟雾中徘徊,停下酒杯等待月光的邀约,这种闲适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的向往,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最后一句“清游不隔日,玉树好风标”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以及对未来的向往。整首诗在结构和意象上形成了和谐的统一,既有自然景色的描绘,也蕴含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令人回味无穷。
整首诗通过描绘南浦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展现了明代文人对山水的敏锐感受和深刻思考。
诗中提到的“南浦”指的是哪个方向的水边?
诗人用“滩声喧昨夜”来形容什么?
在诗中,诗人等待什么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