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元宵雪》

时间: 2025-07-27 08:21:28

诗句

娥月隐春城,仙云飘六霙。

花随四照出,光与九枝争。

白战横诗槊,清愁倩酒兵。

何须访姑射,人世即瑶京。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08:21:28

原文展示

元宵雪
娥月隐春城,仙云飘六霙。
花随四照出,光与九枝争。
白战横诗槊,清愁倩酒兵。
何须访姑射,人世即瑶京。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明月藏在春城的背后,仙女的云彩飘荡在六霙(指六个方向的雾霭)之中。花儿随四方的光辉盛开,光芒与九枝(指九种花)争辉。白色的战斗在诗句与酒杯之间交错,清淡的忧愁在酒中徘徊。何必去访问姑射山(传说中的仙女居所),人间的景色便如同瑶池一般美好。

注释

字词注释

  • 娥月:形容明亮的月亮。
  • 春城:春天的城池,指春天的美丽景色。
  • 仙云:像仙女飘荡的云彩。
  • 六霙:六个方向的雾霭。
  • 四照:四方的光辉。
  • 九枝:指九种花。
  • 白战:形容诗歌与酒之间的斗争或交错。
  • 清愁:清淡的忧愁。
  • 姑射:传说中西王母的居所。
  • 瑶京:仙境般的美好地方。

典故解析

  • 姑射山:传说中居住着仙女的地方,象征着神话和理想的追求。
  • 瑶京:古代传说中的美好境地,通常与长生不老、仙境相联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慎(1488-1559),明代诗人,字用之,号惭愧庵主,晚号冰心居士。杨慎以诗词著称,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物与人情,风格清新典雅,受到当时文人推崇。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元宵佳节,正值春天,描写了白雪中的元宵景象,表现了节日的喜庆和美好,同时也流露出对人间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元宵雪》是一首描绘元宵节雪景的诗,营造出一种清新、宁静而又富有诗意的氛围。开篇“娥月隐春城”,明月的隐现象征着春天的到来,暗示着温暖与希望的交织。接着“仙云飘六霙”,云彩在空气中漂浮,仿佛仙女在飘舞,给人以梦幻的感觉。

诗中提到的“花随四照出”与“光与九枝争”则通过花朵和光线来表现春天的繁荣与活力。这里的意象不仅展现了自然的美丽,也隐含着对生命的赞美和对未来的期待。

通过“白战横诗槊,清愁倩酒兵”,作者将诗歌与酒的意象结合,表现出一种生活的哲学:在美好的景象中,人们也会有自己的忧愁与思索,诗歌成为了情感的寄托。最后一句“何须访姑射,人世即瑶京”,则是对理想生活的思考,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珍惜与热爱。

整首诗在意境上层次分明,既有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也有对人世生活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作者的高超艺术造诣和深邃的人生哲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娥月隐春城:月亮的光辉照耀着春天的城市,意指春天的到来和生机的勃勃。
  • 仙云飘六霙:云彩如仙女般飘荡,营造出一种梦幻的气氛。
  • 花随四照出:花朵在四方光照下盛开,象征着春天的繁荣。
  • 光与九枝争:光辉与九种花争辉,体现了自然之美的竞争与和谐。
  • 白战横诗槊:诗与酒之间的交错,反映出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 清愁倩酒兵:清淡的忧愁伴随着美酒,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 何须访姑射:不必去探寻仙女的居所,暗示着对现实的珍视。
  • 人世即瑶京:人间的美好就如同仙境,强调了对生活的热爱。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娥月隐春城”)、拟人(“仙云飘六霙”)和对仗(“花随四照出”与“光与九枝争”),使得整首诗更具韵律感和画面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对自然美的歌颂和对人间生活的珍惜,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明月:象征着希望与美好。
  • 仙云:代表着梦幻与超凡脱俗。
  • :象征生活的繁荣与美丽。
  • :代表着人类的情感与思考。
  • 姑射:象征理想与追求的方向。
  • 瑶京:代表着美好与理想的生活境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娥月”指的是: A. 一位仙女
    B. 明亮的月亮
    C. 春天的花朵
    D. 一座高山

  2. “何须访姑射”中的“姑射”指的是: A. 一位诗人
    B. 一个美丽的地方
    C. 传说中的仙女居所
    D. 一种花

  3. 诗中所描绘的节日是: A. 清明节
    B. 端午节
    C. 元宵节
    D. 中秋节

答案

  1. B
  2. C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同样表现了月亮与酒的意象,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 苏轼的《水调歌头》:描绘了月亮与人世景象,探讨人生与理想的主题。

诗词对比

  • 杨慎的《元宵雪》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两首诗均涉及月亮,但杨慎侧重于描绘节日的美丽与生活的理想,而杜甫则更多地表达了对亲情的思念与忧愁。两者在意象和情感基调上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不同的生活体验与人文关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代诗歌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诗经与唐诗的比较研究》
  • 《杨慎全集》

这些书籍将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诗词的背景、风格及其艺术价值。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古阳关 海滨散步,用晁补之韵 占春芳•金盆濯发 占春芳 戏咏瓶中柳枝杏花 占春芳 山塘闻杜鹃 占春芳 垂丝海棠一株艳绝 占春芳二首 其二 题雪儿古装吹笛照 占春芳二首 其一 春燕 台城游/水调歌头 且坐令 宛在轩与柳溪同作 且坐令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鼓字旁的字 面字旁的字 油幌 詃引 情善迹非 隹字旁的字 可怖 目指气使 职性 直口无言 包含乐的成语 穴宝盖的字 殊结尾的成语 閠字旁的字 拽耙扶犁 疆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比物属事 陆离斑驳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