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0:06: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0:06:05
蝶恋花 其四
作者: 梁启超 〔清代〕
岁月堂堂人草草。数尽花风,冰尽春怀抱。
镇日西园莺不到。断红零粉谁知道。
多事庭芜青未了。和月和烟,牵惹闲烦恼。
谁遣南云音信杳。一年又见吴蚕老。
岁月匆匆,人生草草。数尽花开花落,春天的温暖已然消散。
整日待在西园,黄莺却不再来。断落的花瓣和零落的粉色,谁能知道它们的去处?
多情的庭院杂草丛生,青翠的烦恼未曾了结。月光和烟雾交织在一起,牵引起我无尽的闲愁。
是谁让南方的云彩带走了音信?一年又过去,吴蚕已老。
梁启超(1873-1929),原名启超,字卓如,号任公,晚号逸云,清末民初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学者和文学家。他是维新派的领军人物,主张改革,倡导科学与民主,作品涉及政治、历史、文化等各个领域。
该诗创作于清末民初时期,正值社会动荡、变革的时代。诗中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消逝之惋惜,反映了作者对人生和社会变迁的深刻思考。
《蝶恋花 其四》是一首充满感伤与思索的词作。开篇的“岁月堂堂人草草”引领读者进入一个时间流逝的场景,岁月的无情与人生的匆忙交织,似乎在提醒我们珍惜当下。在对春天的描写中,诗人以“数尽花风,冰尽春怀抱”展现了春天的易逝,似乎在感叹美好瞬间的流逝。接下来,西园中黄莺不再来,暗示着生机的缺失与孤寂的心境。
“多事庭芜青未了”一句,表面上描述了庭院的杂草丛生,实际上则是对内心烦恼的隐喻,生活的烦恼与不安如同未了的杂草,难以清除。诗的最后两句“谁遣南云音信杳,一年又见吴蚕老”,则表达了对未来的迷茫与对时光无情流逝的叹息。吴蚕的老去象征着时间的不可逆转,人生的无奈与无常在此刻显露无遗。
整首词作在情感上层层递进,抒发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情感真挚而细腻,展现了梁启超作为一位思想家和诗人的深邃内涵。
整首诗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惋惜,反映了人生的无常与内心的孤寂。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透过表象深入探讨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诗中提到的“西园”指的是:
A) 北方的园子
B) 诗人的家
C) 春天的花园
D) 南方的园子
“岁月堂堂人草草”表达了诗人对时间的感受是:
A) 时间很慢
B) 时间很快
C) 时间无情
D) 时间可逆
“一年又见吴蚕老”中的“吴蚕”象征着:
A) 无奈的爱情
B) 生命的衰老
C) 未来的希望
D) 春天的生机
通过比较,可以看到两位诗人在情感表达上的不同侧重,但共同之处在于对生命与时间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