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35: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35:55
蝶恋花八首 其一
作者: 白敦仁
黄菊枝头秋意晚。
一晌沉吟,几阵南飞雁。
天阔云闲谁是伴。
眼前风物何曾惯。
往事乍怜秋后扇。
蠹损梅花,瘦了真真面。
罗袖寒温劳缱绻。
蛛丝午夜牵别院。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象,黄菊在枝头上,预示着秋意已深。作者在此时沉吟不语,听到南飞的大雁阵阵而过,仿佛在问这辽阔的天空和闲逸的云彩,谁能与我作伴?眼前的风景对我而言似乎并不熟悉,往事犹如秋后的扇子,让我怜惜。梅花因虫蛀而损伤,显得愈加瘦弱,令人感到伤感。轻薄的罗袖在寒风中显得温暖而缠绵,甚至在午夜时分,蛛丝也将我与隔院的情感牵连在一起。
作者介绍:白敦仁,近代诗人,其作品常常融合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风格清新而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秋季,正值感伤与思念的季节,诗人通过对秋天的描绘,抒发内心的孤寂和对往事的怀念。
《蝶恋花八首 其一》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秋季特有的 melancholia。开篇的“黄菊枝头秋意晚”一句,立刻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凉意渐生的时节,菊花的金黄与秋天的凋零形成鲜明对比,暗示着生命的短暂与美好。接下来的“南飞雁”则引入了时光的流逝与离别的主题,鸟儿南飞不仅是自然现象,更是对故乡和往事的思念。
诗中“天阔云闲谁是伴”以问句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秋天的辽阔天空与悠闲云彩,似乎更增添了一种无聊与空虚的感觉。此时,往事的涌现让诗人倍感惆怅,特别是“乍怜秋后扇”,古老的扇子不仅是物品,更是情感的载体,承载着诗人对过往的思索与怀念。
后半部分提到“蠹损梅花”,用梅花的凋零象征诗人内心的苦楚与消逝的青春,表现了一种无奈与感伤。最后的“蛛丝午夜牵别院”则暗示了情感的细腻与深刻,仿佛在说即使身处不同的地方,情感的联系仍然存在。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与内心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离别与思念的深刻感受,是一首极具情感深度的作品。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秋天的景象传达了离别、思乡和对往事的怀念,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脆弱。秋天不仅是大自然的季节,更是人生命运的象征。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南飞雁”象征什么?
诗人提到的“秋后扇”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罗袖寒温”中的“寒”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现了对往事的追忆与离别的感伤,使用了细腻的生活景象与情感的交织,两者在风格上有相似之处,但李清照更注重女性的情感细腻,而白敦仁则展现了一种哲理式的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