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2:27: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2:27:26
湿云不收烟雨霏,峡船作滩梢庙矶。
杜鹃无声猿叫断,惟有饥鸦迎客飞。
西真功高佐禹迹,斧凿鳞皴倚天壁。
上有瑶簪十二尖,下有黄湍三百尺。
蔓花虯木风烟昏,藓佩翠帷香火寒。
玉色頩颜不可干,人间错说高唐梦。
湿润的云彩不散去,烟雨朦胧。峡谷中的船只在河滩和庙宇的石岸上荡漾。杜鹃鸟无声,猿猴的叫声也断了,只听见饥饿的乌鸦在迎接客人飞来。西边的神仙功高,帮助大禹治理水患,刀斧凿刻出的鳞状岩壁高耸入天。山上有十二根尖如瑶簪的石峰,山下是三百尺高的湍急流水。藤蔓花和虬木在风烟中显得模糊,苔藓上佩戴的翠帷散发着寒香。玉色的容颜如同在梦中一般,世人却错把它说成高唐梦。
作者介绍: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景仁,号石湖居士,浙江嘉兴人,宋代诗人、词人、书法家,以其山水田园诗而著称,作品多描写自然风光、乡村生活,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范成大游历巫山时,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巫山素有“高唐梦”之称,诗中多次提到高唐意象,体现了诗人对梦境与现实的思索。
《巫山高》以其独特的意境和丰富的象征,展现了诗人范成大对巫山的热爱与赞美。诗的开篇以“湿云不收烟雨霏”描绘出一种朦胧的自然景象,给读者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种阴雨天气不仅渲染了诗的氛围,也为后续的描写铺垫了情感的基调。
接下来的“峡船作滩梢庙矶”,通过峡谷和船只的描绘,展现了巫山的险峻与秀丽。而“杜鹃无声猿叫断,惟有饥鸦迎客飞”,则暗示了孤寂与冷清,营造出一种空灵的意境。诗人对自然的描写,既有生动的细节,又蕴含了深刻的情感。
在后半部分,诗人将巫山与西方神仙的传说结合,提到“西真功高佐禹迹”,既表现了对历史的追溯,也传达了对人类智慧与努力的赞美。而“上有瑶簪十二尖,下有黄湍三百尺”的描写,生动地展示了巫山的高耸与奔腾,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
结尾的“人间错说高唐梦”引人深思,是否现实与梦境之间存在一种模糊的界限,诗人通过高唐梦的典故,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感慨。这首诗不仅是自然景色的写照,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反思,体现了范成大的艺术风格与思想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本诗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拟人、对仗等修辞手法,展现出诗人的艺术魅力。例如,“瑶簪”与“黄湍”的对仗,增强了诗的音韵美和视觉冲击力。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通过巫山的自然景色传达出一种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同时也表达了对历史与人类智慧的敬仰。诗人在描绘自然之美的同时,思考人生的意义,展现出深刻的哲理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巫山高》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杜甫
C. 范成大
D. 白居易
诗中提到的“西真”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A. 孔子
B. 大禹
C. 诸葛亮
D. 李白
诗中“瑶簪十二尖”指的是什么?
A. 竹子
B. 山峰
C. 树木
D. 花朵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范成大的《巫山高》在描绘自然的同时,融入了对历史与人生的思考,展现出更为复杂的情感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