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3:28: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3:28:20
勿谓此亭水,岿然气不群。
静中观变化,闲处立功勋。
水细通岩窦,亭高压海云。
隐居行素志,不负圣明君。
不要以为这座亭子只是水边的建筑,它屹立在这里,气势非凡。
在宁静中观察万物的变化,在闲适中成就伟大的事业。
水流细细,穿过岩石的洞穴,亭子高高在上,俯瞰海上的云雾。
隐居于此,追求清淡的志向,不辜负明君的期望。
诗中提到的“隐居行素志”反映了古代士人的理想,强调隐居的高尚品德和追求清淡生活的志向。古人常以“隐士”自许,寻求远离喧嚣,追求内心的宁静。
戴复古,字景山,号惭愧庵,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他的诗风清新,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此诗作于作者与侄孙一同游览小山之际,面对山间亭子,抒发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景色的感慨。
《侄孙亦龙作亭于小山之上□余以野亭名之得诗》是一首反映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隐逸人生向往的诗作。诗中以“亭”作为核心意象,象征着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开头两句通过“勿谓此亭水,岿然气不群”来强调亭子的非凡气质,展现出诗人对于环境的深刻理解与欣赏。接着,诗人描绘了观察自然变化的乐趣,强调在宁静中发现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诗中的“水细通岩窦,亭高压海云”进一步描绘了亭子所处的优美环境,细水流过岩窦,显现出自然的灵动,而亭子高耸则营造出一种俯瞰全局的视角,这种对比增强了自然与人造的和谐美感。最后两句“隐居行素志,不负圣明君”则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理想,以及在隐居中追求高尚理想的决心。
整首诗通过对亭子与自然的细腻描写,传达出一种清新脱俗的生活态度,让人感受到一种超然的境界与内心的宁静。
逐句解析:
勿谓此亭水,岿然气不群。
不要以为这座亭子仅仅是水边的建筑,它的气势屹立不群。
静中观变化,闲处立功勋。
在宁静中观察自然的变化,在悠闲的环境中成就伟大的事业。
水细通岩窦,亭高压海云。
水流细细地穿过岩石的洞穴,亭子高高在上,俯视海上的云雾。
隐居行素志,不负圣明君。
隐居于此,追求清淡的志向,不辜负明君的期望。
整首诗通过描写亭子及其周围的自然环境,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强调在宁静中追求理想与成就,表现出一种超然与洒脱的生活态度。
诗中提到的亭子是位于哪里?
A. 山下
B. 小山之上
C. 水边
“隐居行素志”中“素志”指的是什么?
A. 复杂的志向
B. 清淡的志向
C. 丰富的志向
诗中哪个意象象征着隐逸生活?
A. 水
B. 岩窦
C. 亭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