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6:13: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6:13:21
赠孤峰长老
作者: 戴复古 〔宋代〕
孤峰何处住,惠远旧林泉。
日用无非道,心安即是禅。
幽栖云壑底,梦寐雪蓬边。
何日山阴道,同寻访戴船。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隐居在孤峰上的高僧。诗人首先询问这位长老住在哪里,提到的惠远则是指灵隐寺附近的山水,暗示着他与自然的亲密关系。接着,诗人提到日常生活中无非是修道,心中安宁便是禅修的真实体现。然后,诗人描绘了在幽静的山谷中栖息,梦中常常在雪-covered的蓬草旁边。最后,诗人期盼有一天能在山阴的道路上,一起寻访戴船,追寻更深的道理。
戴复古(约999年-1036年),字道济,号复古,宋代诗人,生于浙东,擅长山水诗,追求清淡自然的生活,主张诗歌应反映自然和内心的和谐。
这首诗创作于戴复古隐居于山水之间时期,反映了他对道教和佛教思想的融合,表现出对孤寂生活的向往与对高人长老的敬仰。
戴复古的《赠孤峰长老》以清幽的意境和深邃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高僧的敬仰。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丰富,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诗的开篇以“孤峰何处住”引入,给人一种神秘和宁静的感觉,随后提到“惠远旧林泉”,不仅表现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也暗示了诗人对佛教修行的向往。
“日用无非道,心安即是禅”这句,意在强调生活的平淡与内心的宁静,传达出一种禅宗的智慧:真正的修行不是在于外在,而是在于内心的安宁。这种思想贯穿整首诗,诗人在幽静的环境中栖息,追求心灵的归宿。
最后,诗人以“何日山阴道,同寻访戴船”表达了对友谊和共同寻求真理的渴望,使得整首诗不仅仅是对孤高隐士的赞美,更是对人生哲学的思考和对同道中人的期许。
全诗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对高僧的敬仰,透过自然的意象和简单的生活哲学,传达出一种追求内心安宁与真理的思想。
诗中提到的“惠远”指的是哪个地方?
A. 北京
B. 浙江
C. 山西
诗人如何看待日常生活?
A. 复杂
B. 简单
C. 无趣
诗中提到的“心安即是禅”是什么意思?
A. 内心的安宁是修行的关键
B. 禅宗只在寺庙中存在
C. 生活必须有仪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