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1:57: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57:57
答和阁老刘舍人雨中见寄
作者:欧阳修
花间鸟语愁泥滑,
屋上鸠鸣厌雨多。
坐见残春一如此,
可怜吾意已蹉跎。
萧条两鬓霜后草,
潋滟十分金卷荷。
此物犹能慰衰老,
稍晴相约屡相过。
在花丛中鸟儿的鸣叫让我感到泥泞的烦恼,
屋顶上鸠鸟的叫声让我厌倦了这多雨的日子。
坐在这里,看着残春如此凋零,
可怜我心中的情感已经被时光辜负。
两鬓斑白,犹如萧条的草丛,
池塘中,盛开的荷花如金卷般闪烁。
这些花儿依然能慰藉我衰老的心灵,
若稍微晴朗,我们又可以相约重聚。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残春”与“衰老”反映了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奈。古人常通过自然景象比喻人生的感悟,表达对时光的感叹。
作者介绍
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吟先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历史学家和诗人,是宋代文学的重要代表之一。他的诗词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常以词汇的精炼和意象的丰富著称。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雨天,正值春末夏初之际,表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感悟的深刻思考,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个人情感的无奈。
这首诗通过描绘雨天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深切感受。开头两句“花间鸟语愁泥滑,屋上鸠鸣厌雨多”,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忧愁与对雨天的厌倦。雨水给大地带来了生命的滋润,却也让诗人感到心情的沉重。
接下来的两句“坐见残春一如此,可怜吾意已蹉跎”,直接点明了时间的流逝和诗人对青春的感慨。诗人在雨中坐着,看到残余的春天,心中不由生出惋惜之情,感叹自己的理想与志向被时光辜负。
后面两句“萧条两鬓霜后草,潋滟十分金卷荷”则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相结合,诗人用“霜后草”暗喻自己渐渐衰老的容颜,而“金卷荷”则象征着美好事物的依然存在,给予诗人一定的安慰。
最后两句“此物犹能慰衰老,稍晴相约屡相过”,将诗的情感推向高潮,表明尽管时光无情,衰老在即,仍然希望能在稍微晴朗的日子里与友人相聚,感受生活的美好。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友情的向往,反映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对人生无常的思考,以及对友谊和美好时光的珍惜,体现了深厚的人文情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鸠鸣”是指什么?
A. 鸟的叫声
B. 风的声响
C. 雨的声音
D. 人的叹息
诗人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A. 拟人和夸张
B. 比喻和对仗
C. 排比和对比
D. 反问和设问
诗中“稍晴相约屡相过”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对孤独的厌倦
B. 对未来的期待
C. 对过去的怀念
D. 对生活的无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