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5:18: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18:10
边城多远别,此去莫徒然。
问礼知才子,登科及少年。
出门看落日,驱马向秋天。
高价人争重,行当早著鞭。
在边城与友人分别,远道而去,勿要留下遗憾。
问起礼仪,才知道他是个优秀的人,年纪轻轻就已中举。
走出门外,看到夕阳西下,驱马向着秋天的方向奔去。
高价的马匹人们争着购买,看来我必须早早下手了。
高适(702年-765年),字达夫,号穷睇,唐代著名边塞诗人,生于河北,曾任职于边疆地带,作品多描写边塞生活和壮丽景色,情感真挚,富有豪情。
《河西送李十七》写于高适送别友人李十七之际,李十七是一位年轻的才子,正要前往科举考场,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祝福与不舍,同时也反映了当时士人追求功名的社会风气。
这首诗写得简练而深刻,起始部分“边城多远别,此去莫徒然”便传达出浓厚的离愁别绪,仿佛在提醒友人,既然离开就要有所成就,不要白白辜负此行。接下来的“问礼知才子,登科及少年”中,诗人通过对话展现出李十七的才华与前途,暗含对他未来的期待与祝福。最后两句“出门看落日,驱马向秋天”则描绘了夕阳西下的画面,时间的流逝与离别的无奈交织在一起,给人带来一种淡淡的伤感。而“高价人争重,行当早著鞭”则揭示了当时社会对名马的追逐,象征着人们对名利的渴望,似乎在提醒李十七,要抓紧时间,早早趁着机会去追求自己的理想与目标。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对话的形式,传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未来的期许,具有很强的情感共鸣。
整首诗通过送别的场景,表达了对友人未来的祝愿与对离别的感慨,同时反映了社会对成功和名利的追求,展现了人际关系中的深情厚谊。
诗中“问礼知才子”中的“才子”指的是?
A. 优秀的人
B. 书生
C. 武士
D. 商人
“出门看落日”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高兴
B. 无奈与伤感
C. 愤怒
D. 宁静
高适的《河西送李十七》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都表现了对人生旅途的感慨,但高适更侧重于离别的情感,而王之涣则着重于对自然景色的描写与壮志豪情。两者在情感基调和表达方式上有所差异,反映出不同的诗人个性与时代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