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6:34: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6:34:22
鹧鸪天(江槛)
朱熹 〔宋代〕
暮雨朝云不自怜。
放教春涨绿浮天。
只令画阁临无地,
宿昔新诗满系船。
青鸟外,白鸥前。
几生香火旧因缘。
酒阑山月移雕槛,
歌罢江风拂玳筵。
傍晚的细雨和清晨的云彩我都不再怜惜。
任由春水上涨,绿意浮动在天空。
只让这画阁临近无垠的水面,
一夜之间新作的诗歌满载在船上。
青鸟飞在远方,白鸥在眼前。
几世的香火延续着旧日的因缘。
酒宴结束,山月在雕花的栏杆上移动,
歌声停歇,江风轻拂着华丽的筵席。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中提到的“青鸟”和“白鸥”均为古代文学作品中常见的意象,青鸟常象征着灵魂的寄托和美好的愿望,而白鸥则多与自由、宁静相关联。此外,"香火"一词常用于表达对祖先的敬仰和对旧日情缘的追忆。
作者介绍:
朱熹(1130年-1200年),字元晦,号晦庵,南宋著名的理学家、诗人、教育家。其学说对后世影响深远,倡导理学,强调道德修养和伦理规范。他的诗词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内心情感,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鹧鸪天(江槛)》创作于南宋时期,正是社会动荡之际,诗人通过描绘江南水乡的美景,寄托个人情感与理想,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氛围和个人对生活的感悟。
此诗以清丽的笔触描绘了江边的自然风光与诗人内心的情感交融。首句“暮雨朝云不自怜”,展现出一种淡泊名利的心态,诗人不再对过去的苦乐恋恋不舍,反而将目光投向春天的生机与希望。接下来的“放教春涨绿浮天”,则以春水的上涨象征生命的蓬勃,绿色的浮动给人带来生机与活力。
全诗的意象交错,青鸟与白鸥的描写,既有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也隐喻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最后几句,山月与江风的描写,不仅营造了宁静优雅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人生哲思的深入。整体来看,诗歌表现出一种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感悟,展现了诗人高远的情怀与清新的艺术风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表现出一种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洒脱,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与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青鸟”象征什么?
A. 自由
B. 希望
C. 过去
答案: B. 希望
“酒阑”一词在诗中指代什么?
A. 饮酒的结束
B. 酒的种类
C. 酒馆的名字
答案: A. 饮酒的结束
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象主要表现在哪些元素上?
A. 山与水
B. 太阳与月亮
C. 风与云
答案: A. 山与水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以上内容为《鹧鸪天(江槛)》的详细解析与学习材料,希望对您理解这首诗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