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庸医治驼》

时间: 2025-04-27 23:35:07

诗句

  昔有医人,自媒能治背驼,曰:“如弓者、如虾者、如环者,若延吾治,可朝治而夕如矢矣。

”一人信焉,使治曲驼,乃索板二片,以一置地下,卧驼者其上,又以一压焉,又践之。

驼者随直,亦随死。

其子欲诉诸官。

医人曰:“我业治驼,但管人直,不管人死。

”呜呼!

今之为官,但管钱粮收,不管百姓死,何异于此医也哉!

(自媒 一作:自诩)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3:35:07

原文展示:

《庸医治驼》

昔有医人,自媒能治背驼,
曰如弓者如虾者如环者,
若延吾治,可朝治而夕如矢矣。
一人信焉,使治曲驼,
乃索板二片,以一置地下,
卧驼者其上,又以一压焉,
又践之。驼者随直,亦随死。
其子欲诉诸官。医人曰我业治驼,
但管人直,不管人死。
呜呼!今之为官,但管钱粮收,
不管百姓死,何异于此医也哉!

白话文翻译:

从前有一个医生,自称能够治疗驼背,
他说可以把驼背的人治得像弓一样、像虾一样、像环一样,
如果让我来治,可以早上治疗,晚上就能像箭一样直了。
于是,有一个人相信了他,让他治疗驼背,
医生索要两片木板,把其中一片放在地上,
让驼背的人躺在上面,又用另一片压住,
然后又在上面踩。驼背的人虽然变直了,但也死了。
他的儿子想告医生。医生说:“我专业是治驼背,
只管让人直,不管人死。”
唉!现在的官员,只管收钱粮,不管百姓死,
与这位医生有什么两样呢?

注释:

  • 自媒:自称、自己宣传。
  • 如弓者如虾者如环者:比喻驼背之人治疗后的状态,形容其能够直立。
  • 晨治而夕如矢:早上治疗,晚上就能像箭一样直。
  • 索板二片:索要两块木板,作为治疗工具。
  • 践之:踩在驼背者身上。
  • 管人直,不管人死:只关注治疗效果,不关心患者的生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江盈科是明代的一位诗人,擅长讽刺诗,作品多关注社会现实,反映当时的民生疾苦与官场腐败。

创作背景:

《庸医治驼》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官民矛盾加剧的时期,诗人在此背景下,通过讽刺庸医来批评当时官员的冷漠与无能。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生动的故事情节揭示了庸医的愚昧与自私,展现了一个不负责任的医生如何在治疗中造成了更大的伤害。诗中通过对“驼”的治疗过程的描述,反映出对人的生命漠视的态度,同时借用医生的言辞,揭示了官员的冷酷与贪婪。江盈科通过对比,将庸医与当时官员的行为相互映衬,以此来强调社会的病态。

诗的结构简练,故事情节紧凑,情感表达深刻。通过对驼背者命运的描写,诗人不仅批判了医者的不负责任,也揭示了当时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对生命的漠视。诗歌的结尾,带有强烈的愤慨,唤起读者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昔有医人,自媒能治背驼:讲述一个医生自夸能治驼背。
  2. 曰如弓者如虾者如环者:医生使用比喻来夸大治疗效果。
  3. 若延吾治,可朝治而夕如矢矣:表达了医生自信的口吻。
  4. 一人信焉,使治曲驼:有人信任他,求治驼背。
  5. 乃索板二片,以一置地下:描述医生用木板进行治疗。
  6. 卧驼者其上,又以一压焉:驼者躺上去又被压。
  7. 又践之:又在上面踩。
  8. 驼者随直,亦随死:驼者虽然变直了,但也死了。
  9. 其子欲诉诸官:驼者的儿子想告医生。
  10. 医人曰我业治驼,但管人直,不管人死:医生狡辩,只管治疗效果,不管后果。
  11. 呜呼!今之为官,但管钱粮收,不管百姓死:诗人感慨官员只关注钱财,不顾百姓生死。
  12. 何异于此医也哉!:质问官员与庸医的相似之处。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弓、如虾等比喻形象化了驼背治疗的效果。
  • 对比:医生与官员的态度形成鲜明对比,增强讽刺效果。

主题思想:

诗歌反映了对庸医和冷漠官员的批判,揭示了社会对生命的漠视,强调了对人民生命安全的关注。

意象分析:

  • 驼背:象征着社会的病态和个体的无奈。
  • 医生:象征着不负责任的权威。
  • 官员:象征着对百姓生命漠不关心的统治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医生自称能治驼背,使用了哪些比喻?

    • A. 如弓
    • B. 如虾
    • C. 如环
    • D. 以上皆是
  2. 驼者在治疗后发生了什么?

    • A. 变得健康
    • B. 变直但死去
    • C. 变得更严重
    • D. 没有变化
  3. 诗人将庸医与哪个群体进行对比?

    • A. 农民
    • B. 官员
    • C. 商人
    • D. 学者

答案:

  1. D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陋室铭》:刘禹锡的作品,表达了对清贫生活的赞美与对权贵的批判。
  • 《登高》:王勃的诗,具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反映出对社会现象的思考。

诗词对比:

  • 《庸医治驼》与《新乐府》:两者都关注社会问题,但《庸医治驼》更突出个体悲剧,而《新乐府》则更多地表现对社会整体现象的批判。

参考资料:

  • 《明清诗歌鉴赏》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诗词与社会》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集贤池答侍中问 送韦侍御量移金州司马(时予官独未出) 新艳 秋晚 老夫 代鹤 浔阳三题。湓浦竹 寓言题僧 罗敷水 塞下曲·其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立刀旁的字 采字旁的字 檄书 相辅相成 包含鄌的词语有哪些 面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折文旁的字 寰遂 又字旁的字 逌然 殊致同归 枝水 假手旁人 近亲繁殖 三杰 蒙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宝盖头的字 头会箕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