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3:35: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3:35:07
《庸医治驼》
昔有医人,自媒能治背驼,
曰如弓者如虾者如环者,
若延吾治,可朝治而夕如矢矣。
一人信焉,使治曲驼,
乃索板二片,以一置地下,
卧驼者其上,又以一压焉,
又践之。驼者随直,亦随死。
其子欲诉诸官。医人曰我业治驼,
但管人直,不管人死。
呜呼!今之为官,但管钱粮收,
不管百姓死,何异于此医也哉!
从前有一个医生,自称能够治疗驼背,
他说可以把驼背的人治得像弓一样、像虾一样、像环一样,
如果让我来治,可以早上治疗,晚上就能像箭一样直了。
于是,有一个人相信了他,让他治疗驼背,
医生索要两片木板,把其中一片放在地上,
让驼背的人躺在上面,又用另一片压住,
然后又在上面踩。驼背的人虽然变直了,但也死了。
他的儿子想告医生。医生说:“我专业是治驼背,
只管让人直,不管人死。”
唉!现在的官员,只管收钱粮,不管百姓死,
与这位医生有什么两样呢?
江盈科是明代的一位诗人,擅长讽刺诗,作品多关注社会现实,反映当时的民生疾苦与官场腐败。
《庸医治驼》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官民矛盾加剧的时期,诗人在此背景下,通过讽刺庸医来批评当时官员的冷漠与无能。
这首诗以生动的故事情节揭示了庸医的愚昧与自私,展现了一个不负责任的医生如何在治疗中造成了更大的伤害。诗中通过对“驼”的治疗过程的描述,反映出对人的生命漠视的态度,同时借用医生的言辞,揭示了官员的冷酷与贪婪。江盈科通过对比,将庸医与当时官员的行为相互映衬,以此来强调社会的病态。
诗的结构简练,故事情节紧凑,情感表达深刻。通过对驼背者命运的描写,诗人不仅批判了医者的不负责任,也揭示了当时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对生命的漠视。诗歌的结尾,带有强烈的愤慨,唤起读者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诗歌反映了对庸医和冷漠官员的批判,揭示了社会对生命的漠视,强调了对人民生命安全的关注。
诗中医生自称能治驼背,使用了哪些比喻?
驼者在治疗后发生了什么?
诗人将庸医与哪个群体进行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