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8:17: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8:17:39
作者: 陈维崧 〔清代〕
盈盈对坐翻经史,琳笈琼函。粉印脂钤,夜冷春葱下几签。在旁蜡烛能知状,茗苦香甜。月小风纤,咏絮才高笑撒盐。
两人对坐,翻阅着经典史籍,书籍琳琅满目,像是美玉和瑰宝。粉印与脂钤的封面在夜冷春葱的光线下显得格外清晰。旁边的蜡烛似乎能感知到我们的心情,茶的苦涩与香甜交织在一起。月光微弱,春风轻柔,吟咏着像柳絮一样高雅的诗篇,笑声中如同撒盐一般洒满四周。
本诗中涉及的“咏絮”典故源于古代文人雅士常以柳絮为题材吟咏,寓意才情出众的文人,诗中通过咏絮表达了诗人的才华和对雅致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陈维崧(约1620-1680),字宗贤,号白山,晚号白山道人,浙江人,清代诗人,以词著称,善于表现细腻的情感和优雅的意境,其作品常融入个人的生活体验,具有鲜明的个性。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清代,时代背景是清朝逐渐稳固,社会文化发展,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与文化追求得到重视,诗中描绘的对坐翻书、品茶吟咏的场景反映了这一文化氛围。
《采桑子 其十二》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优雅的意境,展现了文人生活的闲适与雅致。诗中场景设定为夜晚,二人对坐翻阅经典,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温馨的氛围。琳琅满目的书籍和春夜的清冷,形成鲜明对比,突显了文化的丰富和生活的清幽。通过“蜡烛”与“茶”的描绘,诗人不仅传达了对知识的追求,还体现了一种生活的哲学,即在忙碌的尘世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宁静与喜悦。最后,诗人在月光与春风的映衬下,吟咏着才华与幽雅,生动展现了文人高雅的气质与生活情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以文人生活为主题,表达了对文化的热爱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展现了雅致与宁静相结合的生活态度。
诗词测试:
诗中“盈盈对坐”描述的是怎样的场景?
a) 两人相对而坐
b) 独自一人
c) 三人围坐
答案: a
“琳笈琼函”中的“琳笈”指什么?
a) 珍贵的书籍
b) 普通书籍
c) 书桌
答案: a
诗中提到的“月小风纤”描绘了怎样的氛围?
a) 熙熙攘攘
b) 宁静柔和
c) 混乱喧闹
答案: 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