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18: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18:52
拱揖消狂寇,从容奉两宫。
临危几谢傅,忍事实娄公。
陶冶无偏党,经纶尽朴忠。
再来金鼎地,高卧亦成功。
这首诗表达了对太师丞相文恭陈公的怀念和敬意。诗中提到他在消灭敌寇时,恭敬地向两位皇帝奉上忠诚和服务。在危难时刻,他几度向傅(傅介子)表示谢意,然而却忍耐着对事实的沉默。陈公的品性没有偏向任何党派,他的治国经纬始终朴实而忠诚。最后,他在金鼎之地高卧,享受着成功的安宁。
韩元吉,宋代诗人,生于北宋时期,后期活跃于南宋,擅长诗词与赋,作品多描绘历史人物和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朴实而深刻。
此诗作于陈公去世之际,韩元吉借此表达对其的哀悼和敬仰,反映了当时士人对忠诚与正直的高度推崇。
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陈公作为一位忠臣的形象。开头两句“拱揖消狂寇,从容奉两宫”,展示了陈公在国家危难之际,出将入相,尽心尽力地为皇帝服务的场景。诗人用“拱揖”这一礼节,强调了陈公对皇权的尊重与忠诚。
接下来的“临危几谢傅,忍事实娄公”,则表现了陈公在困境中依然能够保持冷静和理智,几度向傅介子表示感谢,体现出他谦和的品格。这里的“忍事实”更是让人感受到他内心的无奈与对现实的无言承受。
诗的后半部分则转向了对陈公品德的赞美,“陶冶无偏党,经纶尽朴忠”,表达了他没有偏袒任何党派,始终保持忠诚和清白的品格,反映了当时士人对忠诚的理想追求。
最后一句“再来金鼎地,高卧亦成功”,既是对陈公成就的肯定,也是对他安息的祝愿,表达了诗人希望他在另一个世界也能得到应有的尊重和安宁。
整首诗主题围绕忠诚与正直,表达了对忠臣陈公的高度评价和深切怀念,反映了诗人对历史人物品德的推崇。
诗中提到“拱揖”的主要含义是什么?
“临危几谢傅”中的“傅”指的是谁?
诗歌的主题思想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