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23: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23:45
送古之奇赴安西幕
作者: 李端 〔唐代〕
畴昔十年兄,相逢五校营。
今宵举杯酒,陇月见军城。
堠火经阴绝,边人接晓行。
殷勤送书记,强虏几时平。
在往昔的十年里,我和你如兄弟般相聚于五校的营地。今晚我举杯共饮,月光下的军城映入眼帘。营火的光辉在阴暗的夜中熄灭,边疆的百姓开始新一天的旅程。满怀诚意送你离开,何时才能平息敌人之患?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李端(约770-830年),字京兆,号少山,唐代诗人,以诗风清新、情感真挚著称,尤其擅长描写边塞生活及友情。李端的作品多描绘将士离别、思乡之情,具有较强的历史和社会背景。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李端在边疆的军旅生涯,表达了对好友的送别之情,既有对往昔相聚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离别的不舍。背景中显示出边塞战乱频繁,士兵面临外敌威胁,情感复杂。
《送古之奇赴安西幕》是一首典型的送别诗,呈现了作者李端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战争现实的无奈。开头的“畴昔十年兄,相逢五校营”展示了两人十年的友谊,互为兄弟的情感在艰苦的环境中愈发显得珍贵。第二联通过“今宵举杯酒,陇月见军城”,描绘了一幅温馨的送别场景,月光洒在军城上,营造出一种既美好又忧伤的气氛。第三联“堠火经阴绝,边人接晓行”,则转向边疆的艰辛与无奈,营火熄灭意味着夜的结束,白天的来临,边疆百姓的生活仍在继续,显示出一种无尽的循环。最后一句“殷勤送书记,强虏几时平”,更是表达了对未来的担忧与期盼,朋友的离去让人心生不安,强敌何时平息更是悬而未决的忧虑。
整首诗在情感的流动中交织着对友情的珍视与对战乱的无奈,体现了李端作为一位边塞诗人的深刻洞察与真挚情感,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与人性的光辉。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送别为主题,表现了友情的珍贵和对战乱的无奈。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在边疆生活中对友人离别的深切情感,以及对未来命运的忧虑。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兄”指的是:
A. 亲兄弟
B. 朋友
C. 同事
D. 亲戚
“堠火经阴绝”的意思是:
A. 营火熄灭
B. 火光明亮
C. 夜晚漫长
D. 白天来临
诗中“几时平”主要表达了作者对什么的担忧?
A. 友谊的消逝
B. 战争的结束
C. 生活的平静
D. 自身的未来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这些资料将帮助读者深入理解唐代诗词的背景与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