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送古之奇赴安西幕》

时间: 2025-04-26 03:23:45

诗句

畴昔十年兄,相逢五校营。

今宵举杯酒,陇月见军城。

堠火经阴绝,边人接晓行。

殷勤送书记,强虏几时平。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23:45

原文展示

送古之奇赴安西幕
作者: 李端 〔唐代〕

畴昔十年兄,相逢五校营。
今宵举杯酒,陇月见军城。
堠火经阴绝,边人接晓行。
殷勤送书记,强虏几时平。


白话文翻译

在往昔的十年里,我和你如兄弟般相聚于五校的营地。今晚我举杯共饮,月光下的军城映入眼帘。营火的光辉在阴暗的夜中熄灭,边疆的百姓开始新一天的旅程。满怀诚意送你离开,何时才能平息敌人之患?


注释

字词注释:

  • 畴昔:指过去的时间。
  • 五校营:五校是指唐代的一个军事机构,营指军营。
  • 举杯酒:表示饮酒祝福。
  • 陇月:陇指的是陇山,月指的是月亮,合起来表示月光照耀的景象。
  • 堠火:营火,指军营中燃烧的火。
  • 阴绝:指阴暗的地方火光熄灭。
  • 边人:边疆的居民或士兵。
  • 殷勤:热情、诚恳。
  • 书记:指书信,表达对朋友的关心。
  • 强虏:指敌人或强敌。
  • 几时平:何时才能平定。

典故解析:

  • 五校:唐代对军队的组织形式,寓意深厚,显示作者的军旅生活经历。
  • 陇月:提到的“陇”是西北地区的地名,象征着边疆的艰苦环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端(约770-830年),字京兆,号少山,唐代诗人,以诗风清新、情感真挚著称,尤其擅长描写边塞生活及友情。李端的作品多描绘将士离别、思乡之情,具有较强的历史和社会背景。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李端在边疆的军旅生涯,表达了对好友的送别之情,既有对往昔相聚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离别的不舍。背景中显示出边塞战乱频繁,士兵面临外敌威胁,情感复杂。


诗歌鉴赏

《送古之奇赴安西幕》是一首典型的送别诗,呈现了作者李端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战争现实的无奈。开头的“畴昔十年兄,相逢五校营”展示了两人十年的友谊,互为兄弟的情感在艰苦的环境中愈发显得珍贵。第二联通过“今宵举杯酒,陇月见军城”,描绘了一幅温馨的送别场景,月光洒在军城上,营造出一种既美好又忧伤的气氛。第三联“堠火经阴绝,边人接晓行”,则转向边疆的艰辛与无奈,营火熄灭意味着夜的结束,白天的来临,边疆百姓的生活仍在继续,显示出一种无尽的循环。最后一句“殷勤送书记,强虏几时平”,更是表达了对未来的担忧与期盼,朋友的离去让人心生不安,强敌何时平息更是悬而未决的忧虑。

整首诗在情感的流动中交织着对友情的珍视与对战乱的无奈,体现了李端作为一位边塞诗人的深刻洞察与真挚情感,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与人性的光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畴昔十年兄:回忆往昔,表达与友人如兄弟般深厚的情谊,时间的跨度让情感愈发显得珍贵。
  2. 相逢五校营:具体地点提升了亲切感,五校营地是两人相识的地方,象征着共同经历的岁月。
  3. 今宵举杯酒:举杯共饮,象征着对友人的祝福,诗人试图在离别之际营造一种温馨的氛围。
  4. 陇月见军城:月光照耀下的军城,营造出一种宁静与忧伤的对比,暗示着即将面临的离别。
  5. 堠火经阴绝:象征夜的结束,白天的来临,暗示着生活的继续与变迁。
  6. 边人接晓行:边疆百姓的新一天,体现了生存的艰辛与现实。
  7. 殷勤送书记:热情送行的场景,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心与不舍。
  8. 强虏几时平:对未来的担忧,暗示着战乱未平,情感中的无奈与期盼交织。

修辞手法:

  • 对仗:如“今宵举杯酒,陇月见军城”,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 意象:月光、营火、晨曦等意象交替,表现出时间的流逝与情感的变化。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送别为主题,表现了友情的珍贵和对战乱的无奈。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在边疆生活中对友人离别的深切情感,以及对未来命运的忧虑。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月光:象征着温柔与思念,映衬友情的深厚。
  • 营火:象征着团聚与温暖,暗示离别的孤独。
  • 军城:象征着战争与动荡,突显了诗人所处的历史背景。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兄”指的是: A. 亲兄弟
    B. 朋友
    C. 同事
    D. 亲戚

  2. “堠火经阴绝”的意思是: A. 营火熄灭
    B. 火光明亮
    C. 夜晚漫长
    D. 白天来临

  3. 诗中“几时平”主要表达了作者对什么的担忧? A. 友谊的消逝
    B. 战争的结束
    C. 生活的平静
    D. 自身的未来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王之涣《登鹳雀楼》
  2. 崔颢《黄鹤楼》
  3.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李端《送古之奇赴安西幕》 vs 王之涣《登鹳雀楼》:两首诗均以边塞为背景,但李端更侧重于友情与离别,而王之涣则表现了对壮丽景色的赞美,反映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1. 《唐诗三百首》
  2. 《古诗鉴赏辞典》
  3. 《唐代诗人研究》

这些资料将帮助读者深入理解唐代诗词的背景与文化内涵。

相关查询

广州清泉精舍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 偕宪掾分司尉邑,偶得友人招隐之 赠郑抚夷兄弟平茶山寇 还家作 其二 还家作 其一 岁晏行 梁县 柬任克家 其二 柬任克家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寸字旁的字 頁字旁的字 厘奸剔弊 惟日为岁 暑夜 隋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非字旁的字 亅字旁的字 心小志大 话中有话 次及 包含芦的成语 闻一增十 四点底的字 眠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种群 喑哑 花枝招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