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26: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26:55
原文展示:
和钱之道 仲尼圣之时,岂蔽不恭隘。 知命识大忧,嗣世宅已坏。 不阅父母邦,遑及为蒯瞶。 依仁罕言利,执礼不语怪。 污墁泥中辙,脂牵速遄迈。 难乎其有恒,取善仅餔馈。 苟非言抑扬,大道或几卖。 峡有食象蛇,常苦蝼蚁嘬。 昭昭神禹功,凿水疏九派。 刊随神明疲,新水螭蜃快。 志士每丧元,时靡可究届。
白话文翻译:
孔子是圣人中的时者,怎会被狭隘的不恭所蒙蔽。 他知晓命运,认识到大的忧虑,继承的世宅已经破败。 不曾阅读父母的国邦,更不用说为蒯瞶所困。 依循仁德,少言利益,执守礼仪,不语怪异。 在泥泞的车辙中挣扎,被油脂牵引快速前行。 难以保持恒心,取善仅如餔馈。 如果不是言语抑扬,大道或许会被卖弄。 峡谷中有食象的蛇,常被蝼蚁所苦。 神禹的功绩昭昭,开凿水道疏浚九派。 随着神明的疲惫,新水中的螭蜃快速游动。 志士常常失去初心,时代的变化无法究其极限。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廌(生卒年不详),字子高,宋代诗人。其诗风格清新,多抒发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该诗通过对孔子和神禹的提及,表达了对时代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该诗可能是在李廌对当时社会动荡和个人命运多舛的感慨中创作的,通过对孔子和神禹的赞美,寄托了对理想和恒心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孔子和神禹的赞美,表达了对时代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诗中,“仲尼圣之时”一句,既是对孔子的赞美,也是对其适应时代能力的肯定。而“昭昭神禹功”则强调了神禹治水的伟大功绩,象征着对恒心和毅力的追求。整首诗语言凝练,意象丰富,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提及,寄托了对理想和恒心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时代变迁的深刻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孔子和神禹的赞美,表达了对时代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诗中强调了恒心和毅力的重要性,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时代变迁的深刻感慨。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答案:1. B 2. C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