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16:16: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6:16:01
风乍起,月温然。莲花瓣落大如船。乘之欲渡瑶池水,已到波心兴尽还。
风突然吹起,月光柔和恬静。莲花的花瓣落下,像船一样大。我想乘着它渡过瑶池的水,却已经到达波心,兴致又已消散。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冯永军,现代诗人,擅长以简练、清新的语言表现自然和人生哲理。他的作品常常蕴含深刻的情感,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当代,可能受到道教文化和古典仙侠文学的影响,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和对生活的思考。
《赤枣子 其二 游仙》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理想境界的深刻感悟。开篇的“风乍起,月温然”,描绘了一幅静谧的自然景象,给人以清新悠然的感觉。接着,诗人描述了莲花瓣的落下,形象地比喻其大如船,暗示了自然之美的广阔和深邃。
“乘之欲渡瑶池水”一语,表达了诗人渴望乘着大自然的美好,去往理想的仙境。然而,最后一句“已到波心兴尽还”,则流露出一种无奈和失落,似乎理想的境界虽近在咫尺,却又难以实现。整首诗在意象的构建上非常精致,既有自然的美感,又充满了哲理的思考,表现出一种对理想追求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反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无奈的感慨,体现了人与自然和理想之间的复杂关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风乍起”是什么意思?
“瑶池”在诗中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在李白的《庐山谣》中,同样表现了对自然与理想的追求,但其语言更为豪放,情感更加奔放。冯永军的这首诗则更为细腻和内敛,反映了对理想境界的渴望与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