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送元勋不伐侍亲之官泉南八首 其六》

时间: 2025-04-21 05:19:37

诗句

泉南南浦是南溟,瘴雾熏人不用醒。

想对文书搔首罢,刺桐花下学兰亭。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1 05:19:37

原文展示:

送元勋不伐侍亲之官泉南八首 其六 李廌 〔宋代〕 泉南南浦是南溟,瘴雾熏人不用醒。想对文书搔首罢,刺桐花下学兰亭。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泉南的南浦就是南溟,这里的瘴气让人无需清醒。想象着处理完文书后,在刺桐花下模仿兰亭的雅集。

注释: 字词注释:

  • 泉南:指泉州以南的地区。
  • 南浦:地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指泉州附近的一个港口。
  • 南溟:指南海。
  • 瘴雾:热带或亚热带山林中的湿热空气,常带有毒性,古人认为是瘴疠之气的来源。
  • 搔首:抓头,表示思考或烦恼。
  • 刺桐花:一种植物,花色艳丽,常用于园林观赏。
  • 兰亭:指东晋时期王羲之等人在兰亭举行的书法雅集,后成为文人雅集的代名词。

典故解析:

  • 兰亭:王羲之的《兰亭序》是中国书法史上的经典之作,诗中提到的“学兰亭”可能是指模仿兰亭雅集的氛围和活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廌(生卒年不详),字方叔,号太白山人,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此诗是他送别友人元勋不伐赴泉州任职的作品。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廌为友人元勋不伐赴泉州任职而作,表达了对友人远行的关切和对泉州环境的描述。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泉州环境的描绘和对友人未来生活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意。诗中“瘴雾熏人不用醒”一句,既是对泉州气候的客观描述,也隐含了对友人未来生活环境的担忧。而“想对文书搔首罢,刺桐花下学兰亭”则展现了诗人对友人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希望友人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能够享受文人雅集的乐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泉南南浦是南溟”:指出泉州南浦的位置,靠近南海。
  • “瘴雾熏人不用醒”:描述泉州地区的气候特点,瘴气浓重,仿佛让人无需清醒。
  • “想对文书搔首罢”:想象友人在处理完繁琐的文书工作后,感到烦恼。
  • “刺桐花下学兰亭”:希望友人在刺桐花盛开的环境中,能够像兰亭雅集那样享受文人的乐趣。

修辞手法:

  • 比喻:“瘴雾熏人不用醒”中的“熏人”比喻瘴气的浓重。
  • 拟人:“瘴雾熏人”中的“熏人”赋予瘴雾以人的行为。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送别和祝愿,通过对泉州环境的描述和对友人未来生活的想象,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切和美好祝愿。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瘴雾:象征着泉州地区的特殊气候,也隐含了对友人未来生活环境的担忧。
  • 刺桐花:象征着美丽和宁静,希望友人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中享受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南浦”指的是什么地方? A. 泉州 B. 南溟 C. 南浦 D. 南洋 答案:A

  2. 诗中的“兰亭”是指什么? A. 一个地名 B. 一种植物 C. 一次书法雅集 D. 一种乐器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同样是送别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和祝愿。

诗词对比: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同样是送别诗,但王维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友人远行的不舍和对边疆的忧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李廌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兰亭序》:了解王羲之的书法和兰亭雅集的历史背景。

相关查询

春日杂赋五首 其一 山脚散步由舍北归 秋夜有感 太师魏国史公挽歌词五首 其五 三峡歌 暑夜 禅室 长歌行 秋感 日暮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色胆包天 沧海桑田 叶挺 示字旁的字 艮字旁的字 牛字旁的字 插圈弄套 迷魂夺魄 飠字旁的字 天衣无缝 捣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帆板 念酸 厄字旁的字 包含缕的成语 洞悉底蕴 抦扬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