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4:57: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04:57:03
昔者气少锐,狂走登泰山。
东峰候海日,危磴跻天关。
上攻秦汉事,遗文大碑顽。
南浮九江会,庐阜几往还。
双林到如家,瀑布声潺潺。
扁舟上湘水,南衡若屏环。
巍阁坐杳霭,祝融费跻攀。
幽寻恣所适,曾不虞辛艰。
其馀林壑趣,可数皆班班。
逮今岁十改,志气日已孱。
前时两河吏,风埃走青纶。
荆州乃泽国,自昔登临悭。
佳山到郢尽,平地千里闲。
尘耳忆猿啸,屐齿生苔斑。
安得苍翠姿,下落樽酒间。
平生林丘志,未去心如瘝。
去就不勇决,将见移文讪。
曾几何时,我气宇轩昂,狂奔登上泰山。
在东峰等待海上的日出,攀登那危险的台阶走向天关。
探讨秦汉的历史,留下的石碑依然顽固。
南下游览九江,庐山几次往返。
双林的景致如同回到家一般,瀑布声潺潺作响。
乘坐小舟在湘水之上,南方的衡山如同屏风环绕。
巍峦阁楼坐落在迷雾之中,祝融山让人难以攀登。
幽静的寻幽之旅,曾不曾预料到辛苦艰难。
其余的山林景趣,数起来皆是鲜明。
如今岁月已十次变迁,志向也日渐衰弱。
往昔两河的官吏,风尘仆仆走在青纶之下。
荆州本是泽国,自古以来登临总是遗憾。
美丽的山已至郢尽,平地上千里闲适。
耳边回忆起猿声啸叫,鞋齿上生满了苔斑。
如何能在酒樽之间享受那苍翠的姿态呢?
我平生对山林的志向,心中依旧如瘆痛般未去。
去留之间未能果断,注定留下讥讽的文字。
刘挚,字孟实,号白云,宋代诗人。其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观为题材,寄托个人情感与志趣。
《忆山》写于刘挚的游历经历之中,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变化的感慨。
《忆山》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诗,更是作者对于人生经历的深刻反思。诗中通过对泰山、庐山、湘水等名山大川的描绘,展现出一种壮阔的自然景观,令人心生向往。同时,诗中流露出一种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与感慨,尤其在“志气日已孱”一句中,作者把个人的理想与现实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一种无奈的心情。
诗的开头描写了昔日的锐气与奔放,随之转向对自然的细腻观察,描绘出东峰、双林、瀑布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然而,随着岁月流逝,志气的减弱和人生的无奈开始显现,尤其在“去就不勇决”一句中,透露出一种对未来的不安与迷茫。整首诗在自然与人生的对照中,反映出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以及深厚的情感。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的怀念、对现实的无奈,以及对未来的迷茫,反映出一种深沉的情感。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东峰是指哪个山?
A. 长白山
B. 泰山
C. 庐山
D. 衡山
填空题:诗中提到“志气日已____”,表达了什么情感?
判断题: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是相辅相成的。 (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