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4:17: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4:17:31
有约城西散冶情,
春风辍直下承明。
清时自得閒官味,
胜日难能乐事并。
马首年光新柳色,
烟中兰若远钟声。
悠悠歧路何须问,
且向白云深处行。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约定在城西游玩的心情,春风轻拂,直下承明的地方。清闲的时光让人感受到闲适的官场滋味,难得的美好日子更是让人乐在其中。马儿向前走,眼前是新柳的春色,远处烟雾中传来的钟声让人心驰神往。面对悠长的歧路,何必去询问方向,不如向着白云深处慢慢前行。
此诗虽然没有明显的典故,但“白云深处”可以引申为古人追求隐逸生活的理想之地,象征着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文徵明(1470-1559),字佩弦,号浩然,晚号文海,明代著名书画家、诗人。他的艺术成就卓越,尤其在山水画和书法方面具有很高的造诣。文徵明的诗歌作品多描绘山水、田园生活,风格清新自然,追求精神的自由与宁静。
《游西山诗十二首》是在文徵明游览西山时创作的,反映了他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对闲适生活的向往。此诗写于明代,正是社会动荡之前的一段时间,诗人借游山玩水的机会,抒发个人情怀,寄托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日出游的场景,展现了文徵明的闲适与淡泊心态。开头几句“有约城西散冶情,春风辍直下承明”,既交代了出游的目的地,又渲染了春风的温暖,营造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接下来的“清时自得閒官味,胜日难能乐事并”,则表达了诗人对悠闲生活的享受,强调了清闲与乐趣的难得。诗的后半部分通过“马首年光新柳色,烟中兰若远钟声”描绘了春天的生机与远处的宁静氛围,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内心的愉悦。
最后两句“悠悠歧路何须问,且向白云深处行”则是对人生哲学的思考,诗人选择顺应内心的向往,放弃对道路的追问,象征着对自由与追求理想生活的向往。这种洒脱的态度让整首诗充满了悠然自得的气息,体现了文徵明的人生态度和艺术追求。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在于表达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追求闲适生活的愿望,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体现出一种洒脱与超然的生活态度。
诗中“有约城西”是指什么?
诗人对于闲适生活的感受是怎样的?
“且向白云深处行”意味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