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4:41: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4:41:19
题朱麋君舍人鉴成焦山酣睡图四首 其三
风凉睡美在江楼,隐隐山城见石头。
曾是昔年吟啸地,戈船军鼓满汀州。
在江楼上,凉风阵阵,睡意正浓,远处隐约可见山城的石头。这里曾是我昔日吟唱和啸叫的地方,往日的战船和军鼓在汀州的水面上回荡。
张之洞(1837-1909),字孝达,号松隐,晚号闻雅,清末著名的政治家和学者。他在洋务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提倡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并注重教育。其诗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之气,也有细腻之情。
本诗创作于张之洞对故乡的回忆与思考之际。在政治动荡的时代,诗人通过对昔日情景的描绘,反映了他对历史的感慨与对个人经历的反思。
这首诗以江楼为背景,描绘了诗人酣睡时的宁静与自在,伴随着远处山城的模糊轮廓,构成了一幅静谧的画面。诗中通过“风凉”与“睡美”的结合,表现出一种悠闲自得的生活状态。接着,隐隐的山城与石头的描写又增添了几分神秘感,使得诗的意境更加丰富。诗人回忆往昔,提及“戈船军鼓”,不仅是个人经历的追忆,更是对历史的深思,体现出一种对时代变迁的无奈与感慨。整首诗在形式上简洁而意蕴深厚,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对逝去岁月的惋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宁静环境的描绘与对往昔的追忆,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历史的反思。它不仅传达了个人情感,也映射出时代变迁带来的无奈与感伤。
诗中“风凉睡美在江楼”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隐隐山城见石头”中的“隐隐”一词有何作用?
诗中提到的“戈船”主要指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