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6:14: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6:14:14
原文展示:
春游五首 邵雍 〔宋代〕
三月牡丹方盛开,鼓声多处是亭台。 车中游女自笑语,楼下看人闲往来。 积翠波光摇帐幄,上阳花气扑樽罍。 西都风气所宜者,草木空妖谁复哀。
白话文翻译:
三月里,牡丹花正盛开,鼓声喧天的地方是亭台楼阁。 车中的游女们自在地谈笑,楼下的人们悠闲地来来往往。 翠绿的波光摇曳着帐幔,上阳的花香扑鼻而来。 西都的风气适宜这些,但草木的妖娆又有谁来哀怜呢?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邵雍(1011-1077),字尧夫,号梅山,北宋著名理学家、诗人。他的诗歌多表现自然景物和人生哲理,风格清新自然,富有哲理。这首诗描绘了春天游园的景象,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气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邵雍在春天游园时所作,通过对牡丹花、鼓声、游女和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和人们的欢乐,同时也隐含了对社会风气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春天的游园为背景,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流畅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春日游园的欢乐图景。诗中“三月牡丹方盛开”一句,点明了时间与主题,牡丹的盛开象征着春天的繁荣和美丽。“鼓声多处是亭台”则进一步以鼓声为媒介,引出了游园的热闹场景。后两句通过对游女和楼下人们的描写,展现了人们的欢乐和悠闲。最后两句则通过对比,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使得整首诗不仅仅是对春天的赞美,更蕴含了深层的哲理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游园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和人们的欢乐,同时也隐含了对社会风气和人生无常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三月牡丹方盛开”中的“牡丹”象征什么? A. 春天的繁荣和美丽 B. 秋天的丰收 C. 冬天的寒冷 D. 夏天的炎热
“鼓声多处是亭台”中的“鼓声”象征什么? A. 游园的热闹和欢乐 B. 战争的紧张 C. 工作的繁忙 D. 学习的专注
“车中游女自笑语”中的“游女”象征什么? A. 人们的欢乐和悠闲 B. 工作的繁忙 C. 学习的专注 D. 战争的紧张
“草木空妖谁复哀”中的“草木空妖”表达了什么? A. 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B. 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C. 对社会风气的批评 D. 对战争的厌恶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