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乐物吟》

时间: 2025-05-12 19:43:03

诗句

物有声色气味,人有耳目口鼻。

万物于人一身,反观莫不全备。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2 19:43:03

原文展示:

乐物吟 邵雍 〔宋代〕 物有声色气味,人有耳目口鼻。 万物于人一身,反观莫不全备。

白话文翻译:

万物都有声音、颜色、气味,人则有耳朵、眼睛、嘴巴和鼻子。 万物对于人来说,通过反思观察,无不具备。

注释:

  • 声色气味:指万物的声音、颜色和气味。
  • 耳目口鼻:指人的感官,耳朵听声音,眼睛看颜色,嘴巴尝味道,鼻子闻气味。
  • 反观:反思观察。
  • 全备:完全具备。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邵雍(1011-1077),字尧夫,号梅山,北宋著名理学家、诗人。他的诗歌多以哲理为主,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乐物吟》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万物与人的感官之间关系的深刻理解,体现了他的哲学思想。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邵雍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中创作的,他通过观察万物的声色气味,以及人的感官,来表达万物与人的和谐共生关系。

诗歌鉴赏: 这首诗简洁而深刻,通过对比万物的声色气味和人的感官,表达了万物与人的紧密联系。邵雍用“反观莫不全备”来强调,通过反思观察,人可以完全理解并体验到万物的特性。这种观察和体验不仅限于感官层面,更是一种哲学上的思考,体现了作者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洞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句“物有声色气味”,列举了万物的基本特性,即声音、颜色和气味。
  • 第二句“人有耳目口鼻”,对应地列举了人的感官,即耳朵、眼睛、嘴巴和鼻子。
  • 第三句“万物于人一身”,表达了万物与人的紧密联系,万物通过人的感官被感知。
  • 第四句“反观莫不全备”,强调通过反思观察,人可以完全理解并体验到万物的特性。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对比万物的特性和人的感官,强调了万物与人的联系。
  • 排比:使用“声色气味”和“耳目口鼻”的排比结构,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万物与人的和谐共生。通过对比万物的特性和人的感官,邵雍表达了万物与人的紧密联系,以及通过反思观察,人可以完全理解并体验到万物的特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声色气味:代表了万物的基本特性,是人与万物联系的媒介。
  • 耳目口鼻:代表了人的感官,是人与万物联系的工具。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邵雍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D. 清代

  2. 《乐物吟》中提到的万物的特性不包括以下哪一项? A. 声音 B. 颜色 C. 气味 D. 形状

  3. 诗中提到的“反观莫不全备”是什么意思? A. 万物不具备 B. 万物完全具备 C. 人不能理解万物 D. 人完全理解万物

答案:

  1. B. 宋代
  2. D. 形状
  3. D. 人完全理解万物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邵雍的其他哲理诗,如《观物吟》等。

诗词对比:

  • 与王维的《鸟鸣涧》对比,两者都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但邵雍的诗更侧重于哲学思考,而王维的诗则更侧重于自然景观的描绘。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邵雍诗集》
  • 《中国古代哲学史》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六言三首 溪庵十首 哭容倅舅氏二首 答陈莆田投赠二首 灵石日长老访留之樗庵 次韵实之春日二首 摘玉堂红皱玉二绝 闰夏六月书事一首 遗编 送海丰薛县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拜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君子之过 大系 诱结 贫贱之交 不欺地下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用字旁的字 建之底的字 巳字旁的字 进迫 黯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单家独户 鼠字旁的字 矛字旁的字 缘何 蹉跎仕路 地上天宫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