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拟孟冬寒气至诗》

时间: 2025-05-17 22:13:42

诗句

白露秋风始,秋风明月初。

明月照高楼,白露皎玄除。

迨及凉风起,行见寒林疏。

客从远方至,赠我千里书。

先叙怀旧爱,末陈久离居。

一章意不尽,三复情有馀。

愿遂平生志,无使甘言虚。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7 22:13:42

原文展示:

刘铄的《拟孟冬寒气至诗》:

白露秋风始,秋风明月初。
明月照高楼,白露皎玄除。
迨及凉风起,行见寒林疏。
客从远方至,赠我千里书。
先叙怀旧爱,末陈久离居。
一章意不尽,三复情有馀。
愿遂平生志,无使甘言虚。

白话文翻译:

白露时节,秋风开始吹拂,明月刚刚升起。明亮的月光照耀着高楼,白露在黑色的屋顶上显得格外清晰。待到凉风起时,行走在林间,看到树木稀疏,寒意渐浓。远方的客人来到,赠我一封千里书信。信中首先叙说怀旧之情,最后提到久别的生活。一篇章中,情感无法尽述,反复表达仍然意犹未尽。希望能够实现我平生的志向,不要让甜言蜜语成为空话。

注释:

  • 白露:二十四节气之一,表示天气转凉,露水增多。
  • 高楼:指高大的建筑,象征着人们的生活环境。
  • :明亮、洁白。
  • 寒林疏:指秋冬时节,树林变得稀疏,寒气逼人。
  • 千里书:意指远方的朋友寄来的信,传递情感。
  • 怀旧:对过去的思念。
  • 甘言虚:甜言蜜语却没有实质内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铄,南北朝时期的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和深厚的情感著称。他的诗歌常常表达对生活的感悟、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情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一个初秋时节,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内心的情感和思绪,反映了他对时光流逝和人与人之间情感的思考。

诗歌鉴赏:

《拟孟冬寒气至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了秋冬交替之际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受。诗中开头几句通过“白露”“秋风”“明月”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宁静的氛围,体现了自然的变化与时光的流逝。随着凉风的起,寒意渐浓,诗人感受到的不仅是外在的气候变化,更是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思念。

在与远方友人的书信交流中,诗人表达了对旧爱的怀念和对久别之人的思念,这种情感在诗的后半部分逐渐升华,展现出诗人对理想的追求和对生活的思考。最后的“愿遂平生志,无使甘言虚”更是升华了整首诗的主题,表达了诗人对真诚情感的向往和对理想追求的坚定决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白露秋风始:描绘秋天的开始,白露节气的到来,营造出季节变换的氛围。
  2. 秋风明月初:强调秋天的夜晚,明月初升,增添了诗的意境。
  3. 明月照高楼:月光照耀着高楼,象征着人们的生活和希望。
  4. 白露皎玄除:清晨的白露在黑色屋顶上显得分外明亮。
  5. 迨及凉风起:随着凉风的到来,气温逐渐下降。
  6. 行见寒林疏:行走在树林中,看到树木稀疏,感受到寒意。
  7. 客从远方至:描述远方的朋友来访,增添了人情味。
  8. 赠我千里书:朋友寄来书信,传递情感。
  9. 先叙怀旧爱:信中首先提到对往昔的怀念。
  10. 末陈久离居:最后提到长时间的分离,表达思念之情。
  11. 一章意不尽:一篇文章表达不尽的情感。
  12. 三复情有馀:反复表达仍然意犹未尽。
  13. 愿遂平生志:希望实现自己一生的理想。
  14. 无使甘言虚:不希望让甜言蜜语成为空话。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季节的变化隐喻人生的无常。
  • 对仗:句式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自然景象赋予情感,使其更加生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表达了对故人的思念、对理想的追求,以及希望真诚待人、实现自我价值的坚定信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白露:象征着时节的变迁。
  • 明月:象征着希望与思念。
  • 寒风:象征着孤独与清冷。
  • 书信: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白露”指的是哪个节气?
    A. 夏季
    B. 秋季
    C. 冬季
    D. 春季

  2. 诗中提到的“千里书”象征什么?
    A. 友谊
    B. 钱财
    C. 权力
    D. 地位

  3. “愿遂平生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未来的迷茫
    B. 对理想的追求
    C. 对友情的渴望
    D. 对生命的无奈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描绘山中秋天的宁静与美好。
  • 李白《月下独酌》:表现对月亮的思考和孤独感。

诗词对比:

  • 《拟孟冬寒气至诗》 vs 《秋夕》:两首诗均描绘秋冬的景象,但前者更多地侧重于人与人之间情感的联系,而后者则强调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个人内心的孤独感。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南北朝诗人研究》
  • 《古诗词解读与赏析》

以上内容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拟孟冬寒气至诗》这首古诗,感受其情感与意境。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芦花 春日宿崇贤里 芳草 赠僧 凤州北楼 行次 共友人看花 叹平泉(一作伤平泉庄) 吴王古宫井二首 驾蜀回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充闾之庆 鼓噪而进 皿字底的字 食字旁的字 两点水偏旁汉字大全_两点水常用字详解 举眼无亲 礼多人不怪 苗字旁的汉字有哪些_苗字旁的字 歹字旁的字 韦字旁的字 存单 温瑜 宽怀大度 悬繁体字怎么写?悬字繁体书写详解_汉字繁体学习 危迫利诱 绛氛 火言火又念什么字?火言火又的拼音及写法详解 枝繁叶茂 包含段的词语有哪些 一个皮一个页读什么字_一个皮一个页的拼音与写法详解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