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9:58: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9:58:30
采桑子·反愁 其二
谁将愁比东海水,无限波澜。
载得风帆。踊跃奔腾直向前。
登天蜀道何须怨,不上高山。
突兀颠连。怎见人间足壮观。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愁苦的看法,愁苦如东海的波浪,浩瀚无边。只要乘着风帆,便能欢快地向前奔腾。即使攀登天险蜀道,也不必抱怨,毕竟不需要攀登高山。世间的壮丽景观,又何必执着于愁苦呢?
“蜀道难”出自李白的《蜀道难》,描述了蜀道的艰难险阻,而本诗借用蜀道来表达作者对于人生艰辛的感悟。“东海水”则可以联想到古人对大海的敬畏与对其无边无际的感慨。
胡乔木(1912年-1992年),中国当代著名诗人、政治家和文学家,在新中国成立后积极参与文艺活动,其诗作融汇了古典与现代的元素,独具风格。
《采桑子·反愁 其二》创作于20世纪,以时代的动荡与个人的情感为背景,反映了诗人在面对生活困境时的思考与解脱。
本诗通过对愁苦的深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豁达态度。开篇以“谁将愁比东海水”揭示了愁苦的深邃与无尽,紧接着用“载得风帆”的意象引出积极向上的情感。风帆象征着希望与勇气,表明作者相信只要心中有信念,就能克服生活的种种困难。诗中提到的“蜀道”和“高山”,则是一种对艰难险阻的隐喻,提醒读者在面对困境时,不应抱怨,而应勇敢攀登,欣赏人生的壮丽景观。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从愁苦到希望,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鼓励人们在面对挫折时,保持乐观,勇往直前。诗人在对困境的反思中,流露出一种超然的洒脱与从容,体现了深厚的哲理思考。
谁将愁比东海水,无限波澜。
载得风帆。踊跃奔腾直向前。
登天蜀道何须怨,不上高山。
突兀颠连。怎见人间足壮观。
整首诗通过对愁苦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在面对生活挫折时的勇气与希望。表现出一种对人生的豁达态度,强调要有勇气追求美好,不被困苦所左右。
诗中提到的“东海水”象征什么?
诗人认为在面对困难时,我们应该:
诗中“风帆”象征什么?
答案: 1.B 2.B 3.B
李白的《蜀道难》强调了蜀道的艰难,而胡乔木的《采桑子·反愁 其二》则在此基础上,强调了在艰难中要保持希望与积极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