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5:19: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5:19:18
潭州留别
作者: 常建 〔唐代〕
贤达不相识,偶然交已深。
宿帆谒郡佐,怅别依禅林。
湘水流入海,楚云千里心。
望君杉松夜,山月清猿吟。
这首诗表达了与贤达之人偶然相识,虽未深交却已情谊深厚。作者在离开潭州之际,感到不舍,夜间的山月照耀下,耳边传来猿猱的哀鸣,心中对友人的思念愈发浓烈。湘水奔腾入海,楚地的云彩在千里之外,心中对故人的思念似乎也延绵不绝。
作者介绍:常建,字元方,号肃斋,唐代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以清新自然著称。他的诗歌多描写自然景物与人生哲理,情感真挚,语言简练。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常建离开潭州之际,表达了他对新结识朋友的留恋和对故土的思念。诗人处于离别的情境,正是情感最为真挚动人的时刻。
《潭州留别》是一首充满情感的离别诗,常建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他对友人的珍重与思念。诗的前两句“贤达不相识,偶然交已深”,首先展现了与朋友之间虽未深入交往,但彼此之间却已建立了深厚的情感。这种情感的瞬间凝聚,表现出人与人之间一种超越时间与空间的默契。
接下来的“宿帆谒郡佐,怅别依禅林”则营造了一种惆怅的氛围,诗人在夜晚的禅林中,面对即将离去的情景,心中不免感到一阵伤感。湘水与楚云的比喻,生动地描绘了地理的遥远与心灵的近切,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怀念。
诗的最后两句“望君杉松夜,山月清猿吟”,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强化了思念的情感。月光洒在松树之上,山中传来猿鸣,似乎在为离别的情绪增添一丝凄凉与孤独。这种自然与情感的完美结合,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与哲思,展现了常建深厚的艺术造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珍视与思念,体现了人际关系的深厚与离别的惆怅,是对人生无常与友情永恒的深刻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湘水”主要指的是哪个河流?
A. 长江
B. 黄河
C. 湘江
诗中“贤达不相识”指什么?
A. 对朋友的珍重
B. 与有才德之人的偶然相识
C. 忘记朋友
“怅别依禅林”中的“怅别”有何含义?
A. 愉快的离别
B. 感到惆怅的离别
C. 不舍的相聚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常建的《潭州留别》与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均为离别诗,但常建更侧重于对友人的思念,而王维则在离别中表现出对故乡的眷恋和未来的期盼。这两首诗在情感的表达和意象的使用上各有千秋,体现了唐代诗人的多样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