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0:09: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0:09:50
高楼百馀尺,直上江水平。
明月照人苦,开帘弹玉筝。
山高猿狖急,天静鸿雁鸣。
曲度犹未终,东峰霞半生。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弹筝者在高楼上,面对明月和江水的夜晚场景。高楼直插云霄,仿佛与江水平齐,月光照耀下,弹筝的声音在夜空中显得格外悲凉。山中猿猴急促地叫着,静谧的天空中鸿雁在鸣叫。弹奏的乐曲还未结束,东方的山峰上,霞光正好升起。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常建,唐代诗人,字景仁,号少陵,生于公元659年,卒于公元740年。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细腻,常以人事与自然相结合,表现出深厚的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盛唐时期,国家昌盛,文化繁荣。诗人在高楼之上弹奏筝曲,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孤独的感悟。
《高楼夜弹筝》通过描绘高楼夜晚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音乐与自然的深刻感受。起始两句“高楼百馀尺,直上江水平”,将高楼与江水相连,创造出一种超然的视觉效果。诗人仿佛置身于高空,俯瞰江水,感受到一种孤高的存在感。接下来的“明月照人苦,开帘弹玉筝”,则通过月光的照耀,展现出一种凄美的情感。音乐的声音在夜空中回荡,似乎传递着一种难以言表的孤独与忧伤。
“山高猿狖急,天静鸿雁鸣”一句,通过描绘山中猿猴的急促叫声与天上鸿雁的鸣叫,形成鲜明的对比,突显出夜晚的静谧与动感,进一步加深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最后一句“曲度犹未终,东峰霞半生”,音乐尚未结束,晨曦渐起,似乎暗示着希望和新的开始。
整首诗在音乐、自然、孤独和希望之间交织,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通过高楼上的弹筝,常建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精神境界,以及对生命深刻的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高楼、明月和音乐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孤独的感慨与对自然的热爱,传达出一种对生活的思考与内心的挣扎。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高楼”所指的高度是?
A. 一百尺
B. 百馀尺
C. 百尺
D. 五十尺
诗中提到的乐器是什么?
A. 琵琶
B. 古筝
C. 玉筝
D. 箫
诗的主题主要围绕什么情感?
A. 喜悦
B. 孤独与思念
C. 忧愁
D. 逍遥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