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2 09:00: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2 09:00:36
作者: 葛长庚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赋情多懒率。每醉后疏狂,醒来飘忽。无心恋簪绂。温才高子建,韵欺王勃。胸中绝物。所容者诗兵酒卒。一两时,调发将来,扫尽闷妖愁孽。莫说。杀人一万,自损三千,到底卼。悬河口讷。非夙世,无灵骨。把湖山牌印,莺花权柄,牒过清风朗月。且束之高阁休休,这回更不。
这首词表达了对情感的懒散态度,每次醉酒后表现得放纵不羁,醒来又感到无所适从。对名利之物毫无留恋。提及温才、王勃,表现出对高人名作的自愧不如。心中虽有壮志,却只能包容诗酒之乐。偶尔的调情和应酬,能一扫心中的烦恼与忧愁。无须多言,纵使杀人无数,自我也会受到重创,最终依然是一场空谈。无论是历史的沧桑,还是灵魂的无归,眼前的美景也不过是短暂的过客。把那些权势和名利的印记,交给清风明月,暂且高挂不再提及。
作者介绍: 葛长庚,宋代词人,主要以豪放和清丽的风格著称,作品具有独特的个性与情感表达。 创作背景: 该词创作于宋代,时代背景是社会动荡与士人精神追求的交织,反映了知识分子在名利场中的迷惘与挣扎。
这首《瑞鹤仙》以其洒脱的风格和深邃的情感引人深思。词中透露出一种对世俗名利的无奈与蔑视,表达了作者对自由与真情的渴望。开篇便以“赋情多懒率”即点明态度,接着借酒浇愁,展现了一种对生活的无奈与放任。尽管提及了历史上许多名人,但却没有因其成就而自卑,反而是以一种自嘲的方式来剖析自身的处境,显示了他不羁的个性。
诗中反复出现的“无心”与“所容”体现了对人生的豁达态度,尽管内心有“绝物”的豪情,但最终还是选择了与诗酒为伴,这种对痛苦的逃避与对快乐的追求形成了强烈的对比,突显了人性的复杂。最后的“且束之高阁休休”则是对名利与权势的彻底放弃,既是一种解脱,也是一种无奈的选择。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使用了比喻、夸张等手法,增强了诗的表现力。例如“杀人一万,自损三千”用夸张的手法表达竞争的残酷。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名利的反思与对自由的追求,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与对真实自我的向往。
诗词测试:
《瑞鹤仙》的作者是谁?
诗中“无心恋簪绂”主要表达什么情感?
“杀人一万,自损三千”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