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6-25 00:32: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6-25 00:32:45
洞仙歌(鹤林赋梅)
作者:葛长庚 〔宋代〕
南枝漏泄,一点春光别。无蝶无蜂正霜雪。向竹梢疏处,瘦影横斜,真个是,潇洒冰肌玉骨。黄昏人静,踏碎阶前月。忍冻相看惜攀折。巡檐空索笑,似笑无言,夜悄悄香入寒风清冽。更那堪画角恼幽人,又满地落英,愁肠万结。
在南枝上透出一丝春光,仿佛春天的气息在悄然流淌。此时没有蝶舞蜂飞,正值霜雪覆盖的季节。朝向竹梢疏落的地方,细瘦的影子横斜,真是具有那潇洒的冰肌玉骨。黄昏时分,四周宁静,踏上了阶前的月光,心中不忍看着梅花,想要攀折它。巡绕在屋檐下,空等着那笑声,似乎在无言地微笑,夜色悄然中,香气伴随着寒风清冽。更何况那画角声惹恼了幽人,满地的落英,使人愁肠百结。
作者介绍:
葛长庚,宋代词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融入自然景物,表现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洞仙歌》作于梅花盛开的时节,正值春寒,作者以梅花为题,表达了对春天的期盼和对梅花清雅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孤独的感慨。
《洞仙歌(鹤林赋梅)》是一首典型的宋代词作,展示了葛长庚对梅花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情感。词中以“南枝漏泄”的意象揭开序幕,生动地展现了春天的气息与梅花的清雅。整首词浑然天成,情感真挚,特别是在“黄昏人静,踏碎阶前月”一句中,诗人利用黄昏的静谧,增强了情感的浓厚。此时月光映照,细腻的观察让人感受到一种孤独的美。
词中通过“无蝶无蜂正霜雪”的描写,表现了春天的迟缓与梅花的独立高洁,梅花在寒冷的环境中依然绽放,象征着一种坚韧不拔的生命力。词的后半部分通过“更那堪画角恼幽人”,引入了音乐的元素,画角的声音与满地的落英形成了鲜明对比,营造出一种忧伤的氛围,体现了诗人内心的愁苦与思索。
这首词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更是情感的寄托,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思念。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梅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渴望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同时也流露出孤独与愁苦的情感,呈现出一种清雅而又忧伤的美。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描绘的季节是?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潇洒冰肌玉骨”中的“冰肌玉骨”形容的是?
A. 梅花的清雅
B. 冬天的寒冷
C. 竹子的坚韧
D. 夜晚的宁静
诗中提到的“画角”代表了什么?
A. 自然的声音
B. 人的情感
C. 生活的烦恼
D. 美好的回忆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