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定风波(赏牡丹席上走笔)》

时间: 2025-04-23 08:35:54

诗句

上苑秾芳初雨晴。

香风袅袅泛轩楹。

犹记洛阳开小宴。

娇面。

粉光依约认倾城。

流落江南重此会。

相对。

金蕉蘸甲十分倾。

怕见人间春更好。

向道。

如今老去尚多情。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08:35:54

原文展示:

《定风波(赏牡丹席上走笔)》
作者: 曾觌 〔宋代〕

上苑秾芳初雨晴。
香风袅袅泛轩楹。
犹记洛阳开小宴。
娇面。粉光依约认倾城。
流落江南重此会。
相对。金蕉蘸甲十分倾。
怕见人间春更好。
向道。如今老去尚多情。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雨过后,花园里芳香四溢的景象。微风轻轻拂动,飘散在廊柱间。我仍然记得在洛阳时,我们举行的小宴会,那个娇美的面容,粉色的光泽依稀让我想起她是倾城之貌。如今流落到江南,再次重聚,我们面对面坐着,金蕉的叶子轻轻碰触着酒杯,让人心醉。我害怕再见到人间的春光如此美好,听说如今我已老去,但内心依旧充满情感。


注释:

字词注释:

  • 上苑:指皇家园林,这里指盛开的花园。
  • 秾芳:形容花香浓郁。
  • 初雨晴:刚刚下过雨,天气转晴。
  • 轩楹:指廊柱,建筑的一部分。
  • 娇面:娇美的面容。
  • 粉光:指脸上的粉妆,形容女子的美。
  • 倾城:形容美貌到令人倾倒的程度。
  • 流落:流浪、漂泊。
  • 金蕉:金蕉指的是一种植物,这里象征着美好的景象。
  • :指酒杯。

典故解析:

  • 洛阳:古都,文化繁荣,往往是文人雅士聚会之地。
  • 倾城:常用来形容女子的绝世美貌,源于古代诗词中对美的赞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曾觌,南宋时期的词人,以其清丽的风格和细腻的情感著称。他的词多描绘自然风光和人情世态,常流露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美的追求。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一个春日的聚会上,诗人以赏牡丹为引子,回忆往昔的美好时光,表达对美好事物的怀念和对生活的深情。


诗歌鉴赏:

《定风波(赏牡丹席上走笔)》是一首充满春意与怀旧情感的诗。诗的开头描绘了一个初雨过后的美丽场景,花香四溢,微风轻拂,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接着,诗人通过回忆洛阳的小宴,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眷恋。这里的“娇面”、“粉光”不仅描绘了女子的美丽,更反映出诗人对爱情的追忆。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提到“流落江南”,暗示他对故乡和往事的怀念,而“金蕉蘸甲”则通过对饮酒的描写,表现出他对当下聚会的陶醉与享受。最后,诗人感叹“如今老去尚多情”,表明即便时光流逝,心中依然怀有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与追求。这种情感的深邃和细腻,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生活的智慧和对人情的洞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上苑秾芳初雨晴:描绘雨后花园的清新气息,给人以生机盎然的感受。
  2. 香风袅袅泛轩楹:香气随风飘散,营造出一种舒适的氛围。
  3. 犹记洛阳开小宴:引入回忆,表现对往昔的珍惜。
  4. 娇面。粉光依约认倾城:美好的女子形象跃然纸上,展现了诗人的爱慕之情。
  5. 流落江南重此会:表达对旧友的怀念,暗合人生的无常。
  6. 相对。金蕉蘸甲十分倾:细腻的描写,表现了此刻的欢快与醉意。
  7. 怕见人间春更好: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却又带有一丝惆怅。
  8. 向道。如今老去尚多情:即使老去,内心依旧情感丰富,表露出人对生活的热爱。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金蕉”比喻美好的情景,增加了诗的意象美。
  • 拟人:香风“袅袅”,使得风有了情感,增添了诗的生动性。
  • 对仗:如“娇面”“粉光”,形成工整的对仗,使诗歌韵律感增强。

主题思想:
诗歌主要表达了对春天美景的赞美,对旧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爱情和生活的深情。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真挚的情感,展现了人生的美好与无常。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牡丹:象征富贵、美丽,寓意人生的繁华。
  2. 春雨:象征希望与新生,暗示生命的轮回。
  3. 金蕉:象征美好时光,表现诗人对聚会的陶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金蕉”指的是什么?
    A. 一种植物
    B. 一种饮品
    C. 一种颜色

  2. 诗人对洛阳小宴的回忆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忧伤
    B. 怀念与温暖
    C. 无所谓

  3. “如今老去尚多情”表达了诗人的什么心情?
    A. 失落
    B. 愉悦与满足
    C. 对生活的热爱

答案:

  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陶渊明的《饮酒》

诗词对比:
曾觌的《定风波》与李清照的《如梦令》都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怀念,但前者更多地体现了对春天的生机与情感,而后者则更侧重于个人的内心感受与情感的孤独。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曾觌传》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以上是对曾觌的《定风波(赏牡丹席上走笔)》的完整解析与介绍,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与欣赏这首诗。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郡圃洗心亭宴坐对春物因书所见 承天门迎驾和九和殿讲 查城道中 读混元经 七夕宜城野泊逢立秋 送曾簿三首 其三 送刘教授之官豫江 其二 送丁自南代祀嵩岳还龙虎山 寄司马先生 其二 送新罗僧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止字旁的字 包含耆的词语有哪些 唯恐天下不乱 杰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心字底的字 纳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向炎乞儿 邑字旁的字 力字旁的字 桀踤 永劫 贪贿无艺 竹坛 屮字旁的字 日莫途远 述评 槛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贬的词语有哪些 爬搔 悔之莫及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