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17:24: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7:24:33
原文展示:
查城道中
李学一 〔明代〕
几度关索岭,去天只数刃。
过此意坦夷,讵知山愈峻。
洞浏万壑深,群峰削如刃。
倏忽入幽崖,须臾陟层嶙。
林间猿狖啼,咫尺云迷轫。
盘江多毒淫,蛮烟古来慎。
跋涉每艰危,念之令心震。
名与身孰亲,斯言良足信。
行行欲何为,内顾惭双鬓。
岂若学巢由,高举辞尧舜。
白话文翻译:
几次穿越关索岭,离天空只有几刀之遥。
经过这里心情平坦舒畅,谁知山势却愈发陡峭。
在深邃的山谷中,群峰如刀削般挺立。
瞬间进入幽深的崖谷,片刻之间攀登层层峻岭。
树林间猿猴啼叫,近在咫尺却被云雾迷漫。
盘江水流多有毒害,蛮荒之地古来需谨慎。
跋涉之路每每艰难危险,想到这些让我心中震撼。
名声与身体谁更亲近,这句话真值得信赖。
走来走去究竟为了什么,回顾过去让我惭愧双鬓。
不如学习巢父与由余,高举辞令尧舜。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学一,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反映自然风光和个人感受,风格清新自然,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此诗写作于旅途之中,诗人遭遇险峻的山岭,心中感慨颇多,借景抒情,反映出他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名利的淡泊。
诗歌鉴赏: 《查城道中》通过描写险峻的山岭和艰难的旅途,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诗中的自然景象不仅是外在的描写,更是内心感受的映射。第一联通过“几度关索岭,去天只数刃”展示了山势的险峻,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使读者感受到旅途的艰难。随着诗句的深入,诗人逐渐揭示出内心的惆怅与迷茫,尤其在“行行欲何为,内顾惭双鬓”中,诗人自问自答,流露出对人生价值的深刻反思与困惑。最后,以“岂若学巢由,高举辞尧舜”结束,想要表达的正是对名利的超脱与对道德理想的追求。整首诗在景与情的交融中展现出一种豁达与沉思的气质,值得细细品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对仗等修辞手法,如“群峰削如刃”形象生动地刻画了山峰的险峻,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旅途的思考,展现了在艰难环境中对名利的反思与对理想的追求,表达出一种豁达的心态。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几度关索岭”意指什么?
“名与身孰亲”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思考?
诗中“岂若学巢由”中的“巢由”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诗词比较与延伸: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