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鹧鸪天(奉和伯可郎中席上见赠)》

时间: 2025-04-26 04:59:04

诗句

桃李飘零春已深。

可怜轻负惜花心。

尊前赖有红千叠,窗外休惊绿满林。

灯灼灼,醉沈沈。

笙歌丛里酒频斟。

留欢且莫匆匆去,怅望春归何处寻。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59:04

原文展示:

鹧鸪天(奉和伯可郎中席上见赠)
作者:曾觌

桃李飘零春已深。
可怜轻负惜花心。
尊前赖有红千叠,
窗外休惊绿满林。
灯灼灼,醉沈沈。
笙歌丛里酒频斟。
留欢且莫匆匆去,
怅望春归何处寻。

白话文翻译:

春天已经深了,桃李花瓣纷纷飘落,让人感到可惜,轻易地辜负了对花的爱惜。酒杯前,红酒如千叠花瓣般美丽;窗外,别惊动那满林的绿意。烛火明亮,醉意朦胧,笙歌声中酒不断地斟满。留住这欢愉,切莫匆匆离去,惆怅地望着春天的归去,又该去何处寻找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飘零:花瓣或叶子随风飘落。
  • 可怜:可惜,令人怅惘。
  • 轻负:轻易地辜负。
  • 尊前:酒杯前。
  • 千叠:形容红酒的美丽。
  • 灼灼:形容灯火明亮。
  • 沈沈:醉酒状态。
  • 笙歌:指音乐和歌唱。
  • 匆匆:形容急速,急忙。
  • 怅望:惆怅地望着。

典故解析:

  • 桃李:常用以象征春天的花朵,寓意美好。
  • 尊前:古代饮酒时常用的称呼,表示尊敬的酒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曾觌,字子明,号复斋,宋代诗人,生卒年不详,生活于南宋时期。他的诗歌以清丽见长,常以风景、饮酒、友情为题材,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致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
《鹧鸪天》写于一次宴会上,作者通过对春天的留恋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表达了对人生短暂的感慨与对友谊的珍视。在春天的宴席上,伴随着酒歌,作者感受到春天的美好与即将逝去的惆怅。

诗歌鉴赏:

《鹧鸪天》是一首典型的词作,体现了宋代词人的细腻与沉醉。在明亮的烛光和欢快的酒歌中,诗人描绘了一幅春日宴饮的生动画面。诗的开头通过“桃李飘零春已深”,引出了对春天流逝的感慨,展现出诗人对春花的怜惜之情。紧接着的“可怜轻负惜花心”更是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依依不舍,以及对生活中美好时光的珍惜。

整首词通过“尊前”和“窗外”的对比,体现了作者对眼前欢乐的追求,以及对窗外春色的眷恋,营造了一个既欢快又略带忧伤的氛围。最后两句“留欢且莫匆匆去,怅望春归何处寻”,更是将诗人对春天的思念与对美好时光的无奈结合在一起,令人感同身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桃李飘零春已深:春天已经深了,桃李花瓣已经纷纷落下,暗示春天的短暂。
  2. 可怜轻负惜花心:可惜的是,轻易地辜负了对花的爱惜之情。
  3. 尊前赖有红千叠:酒杯前,红酒如千叠花瓣般美丽,映衬着宴席的热闹。
  4. 窗外休惊绿满林:窗外的绿意盎然,不要惊动这满林的生机。
  5. 灯灼灼,醉沈沈:烛火明亮,醉意朦胧,营造出一种迷离的氛围。
  6. 笙歌丛里酒频斟:音乐声中不断地斟酒,体现了宴席的欢快。
  7. 留欢且莫匆匆去:希望能够留住这欢乐,不要急着离去。
  8. 怅望春归何处寻:惆怅地望着春天的归去,不知该去何处寻找春天的身影。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红酒比作千叠花瓣,形象生动。
  • 对仗:如“灯灼灼,醉沈沈”,形成对称,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春天美好时光的珍惜,对饮酒作乐的向往,以及对人生短暂的感慨。诗人通过春日的景象传达出对生活的热爱与无奈,反映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留恋和对流逝时光的惆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桃李:象征春天与青春的美好。
  2. 红酒:象征欢愉与热情。
  3. 绿满林:生命的繁盛与自然的美丽。
  4. 灯火:象征温暖与欢聚的氛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季节是什么?
    A. 夏天
    B. 秋天
    C. 春天
    D. 冬天

  2. 诗中“尊前赖有红千叠”中的“红”指的是什么?
    A. 花瓣
    B. 红酒
    C. 红色的灯
    D. 红色的衣服

  3. 诗人的情感基调是?
    A. 快乐与满足
    B. 忧伤与惆怅
    C. 怒气与不满
    D. 平静与无聊

答案:

  1. C. 春天
  2. B. 红酒
  3. B. 忧伤与惆怅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春望》 - 杜甫:同样表现了春天的美好与流逝。
  2. 《江城子·密州出猎》 - 苏轼: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壮志。

诗词对比:

  • 曾觌的《鹧鸪天》和李清照的《如梦令》都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但李清照的作品更多地表现了女性的柔情与思念,而曾觌则在欢快的宴席上流露出对春天的惆怅。两者在情感表达上有着明显的差异,反映了不同的生活体验与文化背景。

参考资料:

  1. 《宋词三百首》
  2.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3. 《曾觌诗词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蝶恋花 蝶恋花 送春 蝶恋花.云锦杜鹃 蝶恋花 国庆后五日中秋 蝶恋花 其五 蝶恋花 其二 蝶恋花 将随浙江大学迁于滇边之建水,感赋两阕,简寅恪、雨僧昆明 其一 蝶恋花 其五 蝶恋花 随任隰川,见燕巢有感 蝶恋花 纪别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好谋少决 糸字旁的字 载驳船 伪民 包含皮的成语 俸户 厄字旁的字 女字旁的字 龜字旁的字 素油 疏密有致 惮赫千里 若明若昧 斤字旁的字 省用足财 洞蜒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