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02:06: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02:06:51
《贺崔大夫崔正字》
杜牧 〔唐代〕
内举无惭古所难,
燕台遥想拂尘冠。
登龙有路水不峻,
一雁背飞天正寒。
别夜酒馀红烛短,
映山帆满碧霞残。
谢公楼下潺湲响,
离恨诗情添几般。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崔大夫的祝贺与赞美。诗中提到,古人选拔内外官员的标准很高,而崔大夫却能做到无愧于心。作者遥想燕台,心中感慨万千。接着,诗人用“登龙有路”来比喻崔大夫的前途光明,尽管世事艰难,但他的成就却如同高飞的雁一样。最后,诗中描绘了离别的情景,酒后烛光微弱,映照着帆船和天空的余晖,诗人感受到离恨之情愈发深厚,诗情也随之加深。
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唐代著名诗人,生于803年,卒于852年。杜牧以七言绝句和五言律诗闻名,作品内容多涉及政治、历史与个人情感,风格清新、典雅而又富有哲理。
此诗是杜牧为崔大夫的荣升而作,崔正字或为当时的官员,杜牧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崔大夫的敬意与祝贺,反映了当时官场的风气与人际关系。
《贺崔大夫崔正字》一诗,杜牧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崔大夫的祝贺与期望,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与修辞,表现出诗人对崔大夫仕途顺利的祝福。开篇提到“内举无惭古所难”,既表明了对崔大夫的肯定,也引出了古代官员选拔的艰难,形成了对比的效果。接下来的“燕台遥想拂尘冠”,寓意崔大夫的地位和成就,表现出诗人对其未来的美好期待。
整首诗情感细腻,尤其在描写离别时显得尤为感人。“别夜酒馀红烛短”,短暂的烛光与离别的情境相结合,令人感受到一种无奈与哀愁。最后一句“离恨诗情添几般”更是将离愁别绪推向高潮,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整首诗通过对崔大夫的赞美与祝贺,展现了个人的奋斗与成就,同时也表达了对离别的感怀与思考,情感深邃而真挚。
诗中“内举无惭古所难”是什么意思?
诗中的“燕台”象征什么?
诗中“别夜酒馀红烛短”的意境如何?
杜牧的《贺崔大夫崔正字》与李白的《静夜思》均表现了离别与思念的主题,但杜牧更侧重于对崔大夫的祝贺与期望,而李白则强调对故乡的思念。两者在情感基调与意境上各具特色,体现了唐代诗歌的丰富多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