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读书》

时间: 2025-08-01 13:55:08

诗句

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

灯前目力虽非昔,犹课蝇头二万言。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1 13:55:08

原文展示:

读书
作者:陆游 〔宋代〕
归志宁无五亩园,
读书本意在元元。
灯前目力虽非昔,
犹课蝇头二万言。

白话文翻译:

我并不在意拥有五亩的园地,
读书的本意在于追求真理和知识。
虽然在灯下的视力已经不如从前,
但我仍然在努力写下这小小的二万字。

注释:

  • 归志:归来后所怀的志向。
  • 五亩园:指的是拥有一块五亩的土地,象征着拥有财富和安逸的生活。
  • 元元:指的是真正的、根本的意思,强调读书的目的在于追求真理。
  • 灯前目力:在灯光下阅读的视力,暗指作者年纪渐长,视力下降。
  • 犹课:仍然在学习或教授。
  • 蝇头二万言:形容字数虽小(蝇头),但内容却是二万言,表示努力写作的精神。

典故解析:

本诗并未直接引用古典典故,但“读书”这一主题在中国文学中历久弥新,许多文人都曾表达对知识的追求与珍视。陆游作为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他的诗歌常常蕴含着对国家和个人理想的深切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诗人、词人及散文家。他一生经历了多次战乱,心系国事,诗风豪放,常常表现出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与期盼。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陆游晚年,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思考。尽管年纪渐长,视力减退,他依然坚守着读书和写作的理想,表现出一种执着与坚持。

诗歌鉴赏:

这首诗展现了陆游对读书的热爱与执着。开头的“归志宁无五亩园”表达了他对物质财富的淡泊,认为读书的价值在于追求真理,而非追逐世俗的繁华。陆游以平实的语言将自己的理想与追求展现得淋漓尽致,体现了一个文人对自我价值的坚持与追求。

“灯前目力虽非昔”一句,表现了他在年老时仍然坚持学习的决心,尽管眼力不如从前,但他的求知欲并未减退。这种精神值得后人学习与传承。最后一句“犹课蝇头二万言”则凸显了他对写作的执着,尽管字数不多,但每一个字都蕴含着丰富的思想与情感。

整首诗不仅传达了陆游个人的读书理想,也反映了宋代士人对知识的尊重与渴望,展现了知识对个人精神生活的重要性。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归志宁无五亩园”:我并不追求拥有一块五亩的园地。
    • “读书本意在元元”:我读书的真正目的是追求真理。
    • “灯前目力虽非昔”:在灯下阅读时,虽然我的视力不如从前。
    • “犹课蝇头二万言”:我依然在努力写下这小小的二万字。
  •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目力虽非昔”与“犹课”形成对比,突显出年老与坚持之间的矛盾。
    • 夸张:用“蝇头二万言”形容写作的辛苦,增强了读书和写作的艰难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陆游对知识的追求和对读书的执着,强调了读书的重要性与个人理想的坚持。

意象分析:

  • 书本:象征知识和智慧。
  • 灯光:象征求知的努力与夜以继日的学习。
  • 蝇头:象征文字的细微,反映了作者对写作的认真态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陆游在诗中提到的“无五亩园”意指什么? A. 追求财富
    B. 追求知识
    C. 追求权力

  2. 诗中提到“灯前目力虽非昔”,表现了作者的什么状态? A. 身体健康
    B. 年龄增长
    C. 精力充沛

  3. “犹课蝇头二万言”中的“蝇头”指的是: A. 文字的大小
    B. 书的数量
    C. 学习的内容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登鹳雀楼》:王之涣

诗词对比

  • 陆游的《读书》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均反映出对知识和理想的追求,但前者更注重内心的求知与持之以恒,后者则表现出对自然与人生的感悟。

参考资料:

  • 《陆游诗文集》
  • 《宋代文学研究》

相关查询

水轮咏 同永叔子聪游嵩山赋十二题其十三醉石 五月二十四日过高邮三沟 同永叔子聪游嵩山赋十二题其四自峻极中院步 依韵和刘原甫舍人赴杨州途次赠予翩翩河中船 海棠 古剑篇送蔡君谟自谏省出守福唐 闺思 叶大卿挽词三首 寄题滁州醉翁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徂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向隅之感 包含坤的词语有哪些 黄字旁的字 疾首蹙頞 提手旁的字 蠹国残民 岗子 席开头的成语 阿狗阿猫 欠字旁的字 遥相呼应 三撇旁的字 讲使 平平整整 耗折 新莱茵报 角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