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20:01: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20:01:14
税驾绿岩前,攀萝不知倦。
人从树杪来,路向云端转。
忽觉在烟霓,回首峰岭变。
在青翠的岩石前驾车,攀爬藤萝的我毫不觉得疲倦。
人们从树梢间走来,路途向云端蜿蜒延展。
忽然感觉身处于烟雾和彩虹之间,回头望去,峰峦的景色已然不同。
本诗未涉及特定典故,但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高远境界的追求。
梅尧臣(1002-1060),字宗尧,号云溪,宋代著名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观,情感细腻。
梅尧臣的创作时期正值北宋中期,社会安定,经济繁荣,诗人们多以自然为题材,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
《同永叔子聪游嵩山赋十二题其四自峻极中院步》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嵩山的自然美景和诗人内心的宁静。开篇以“税驾绿岩前”引入,给人以清新之感,仿佛置身于青山绿水之间。接着“攀萝不知倦”则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沉醉,描绘出一种不知疲倦的探索精神。第三句“人从树杪来”描绘了人们在高山之上的游览,展现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面。而最后一句“忽觉在烟霓,回首峰岭变”则意在传达时间的流逝和景色的变化,似乎在提醒人们珍惜当下,感悟自然的无常美。整首诗情景交融,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体现了梅尧臣的高远情怀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敬畏,透过描写自然景色,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人通过对美丽自然的追求,展示了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诗中“攀萝不知倦”主要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什么感受?
A. 疲惫
B. 兴致高昂
C. 忧愁
“人从树杪来”中“树杪”指的是哪里?
A. 树根
B. 树干
C. 树梢
诗中提到的“烟霓”主要表现了什么?
A. 战争
B. 自然的变化
C. 人生的苦闷
梅尧臣的自然描写与王维的《山居秋暝》有相似之处,均通过描写自然景象表现诗人的心境和情感。王维的诗中更多展现出秋天的萧索,而梅尧臣则通过春夏的生机展示出一种向上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