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9:51: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9:51:33
赠油州杨吉老 吴则礼 〔宋代〕
先生个中人,百骸一破甑。 端憎屐满门,姑现维摩病。 枕边黄帝书,大笑医多卢。 酬对虽种种,而我初如如。 要吃十方饭,不担丛林板。 久入无碍禅,遂具通身眼。 客来据胡床,唤婢传酒觞。 深藏世啼舌,浩歌看屋梁。 孔兄掉头去,宁复挽渠信。 未办作痴儿,户枢以铁铸。
先生您是深谙世事的人,身心如同破损的瓦罐。 特别讨厌那些繁琐的事务,宁愿装作维摩诘那样生病。 枕边放着黄帝的医书,对医术高超的卢医大笑。 尽管应对的事情多种多样,但我始终保持本心。 要吃遍天下的美食,不拘泥于寺庙的规矩。 长期修行无碍的禅法,因此具备了洞察一切的眼力。 客人来时坐在胡床上,吩咐婢女传递酒杯。 深深隐藏世间的烦恼,高声歌唱看向屋梁。 孔子那样的人转身离去,我何必再去挽留他的信任。 尚未决定成为一个痴儿,门轴如同铁铸一般坚固。
作者介绍: 吴则礼,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位深谙世事、追求超脱的文人。他的诗作多表现对世俗的厌倦和对禅修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吴则礼赠给油州杨吉老的,通过诗中的意象和语言,表达了对世俗的厌倦和对禅修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展现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禅修生活的向往。诗中“百骸一破甑”、“端憎屐满门”等句,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对繁琐事务的厌恶;而“久入无碍禅,遂具通身眼”则表达了对禅修生活的渴望和对洞察一切的向往。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禅修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展现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百骸一破甑”比喻什么? A. 身心疲惫 B. 破损的瓦罐 C. 繁琐的事务 D. 超脱世俗
“维摩病”在诗中象征什么? A. 超脱世俗 B. 身心疲惫 C. 繁琐的事务 D. 洞察一切的能力
诗中“久入无碍禅,遂具通身眼”表达什么? A. 对世俗生活的厌倦 B. 对禅修生活的向往 C. 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D. 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