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4 18:09: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4 18:09:31
虞美人·渡江
作者:陈维崧 〔清代〕
白蘋花尽凋寒玉,舴艋摇空渌。
秋潮恰比簟纹平,趁此日斜风细剪江行。
最怜黄歇坟头土,多少今和古。
年来生怕说兴亡,笑指楚天新雁两三行。
这首诗描绘了渡江时的景色和诗人的感慨。白蘋花已经枯萎,船只在空旷的水面上摇晃。秋潮平静如同席子的纹路,借着斜阳和细风,我在江上缓缓行驶。最让我心疼的是那些黄土覆盖的坟墓,多少古今往事在这里交织。近年来,我害怕谈论兴亡之事,只是轻轻地指着楚天,看到新飞来的雁群,只有两三只。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陈维崧,清代诗人,擅长词作,风格独特,情感细腻。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与人生感慨,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此诗是在秋季渡江时所作,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兴亡的深刻思考与个人情感的交织,正值社会动荡时期,诗人感受到历史的无常与时光的流逝。
《虞美人·渡江》是一首充满感伤与思索的词作。诗人在渡江时,目睹了自然的萧瑟与自身的孤寂,借助白蘋花的凋零和秋潮的平静,传达出一种对往事的追忆和对未来的迷茫。开头的“白蘋花尽凋寒玉”便勾勒出了一幅凄凉的画面,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消逝。接着,诗人通过“舴艋摇空渌”进一步展现了自己在这片空旷水面上的孤独与无助。
随着诗句的展开,诗人将个人的情感与历史的沉重相结合,提到“黄歇坟头土”,使人不禁想起那些为历史而埋葬的英灵。诗的最后两句更是将个人的感慨升华为对历史的反思,表达了对兴亡之事的无奈与淡然。全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示了诗人在历史长河中的思索与自省。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历史兴亡的思考与个人情感的交织,表达了对逝去时间的感慨与对未来的迷茫。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的“白蘋花”象征什么?
A. 美好事物的短暂
B. 生命的坚韧
C. 自然的力量
D. 友谊的深厚
诗人为何“生怕说兴亡”?
A. 害怕触碰历史的痛苦
B. 不想谈论战争
C. 对未来的迷茫
D. 对政治的失望
诗中提到的“舴艋”指的是什么?
A. 大船
B. 小船
C. 渔船
D. 帆船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同样涉及时间与历史感的杜甫《春望》相比,两首诗都表达了对时代变迁的感慨,但陈维崧的诗更加侧重于个人的情感与自然的细腻描绘,而杜甫则更强调国家的兴亡与个人的忧虑。